阅读历史 |

57一石(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朝堂之上。

萧泰和欲上前,萧昭却率先一步上奏,“儿臣,有本要奏。”

皇帝轻轻倪了眼,“说。”

萧昭将准备好的证据递出,“臣率兵初到漠北之时,首战竟被暗算,经查,军中有间隙。”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一是震惊军中竟有间隙,二是这仗都打完了,赏也封赏完了,昭王一开始不提,却在此刻提出。

皇帝正色,坐直了身子,“此话当真?”

萧昭将证据递给苏才,他继续道:“臣已抓到间隙首领,经过严加拷问,军中间隙大半已除,但这幕后之人迟迟未知,直到昨夜,府中有贼人暗探,之后发现间隙已咬舌自尽,在身上搜出此封密信。”

阁老出言道:“昭王早知间隙,为何不告知圣上,竟私下拷问。”

萧昭斜眼看了眼那人,那人曾在四王府中出入过。、

他继续道:“并非臣信不过圣上,信不过大理寺,而是当时谋杀我等乃暗月阁的暗卫,臣恐怕,此幕后之人乃京城中人,所以才私下审问,更何况,这密信上乃是我大宁官员通敌的证据。”

“什么!通敌!”

“这,这怎么可能?”官员议论纷纷。

萧泰和面色微变,二殿下萧承德满脸狐疑,唯有四殿下箫高懿脸色不变。

皇帝看向苏才,苏才将信奉上,他一页又一页翻过,最后定睛看向那信纸上的尚书府印。

他眉眼怒变,信纸挥下,大怒:“李鸿达!”

尚书大人李鸿达身躯一震,眉眼不安地跳动,他跪地上前,捡起那信纸,见上面可是他尚书府的印章,他难以置信,张口喊道:“臣冤枉啊!!!”

皇帝:“这证据都摆在你面前了,你欲加何词?”

李鸿达道:“臣做了尚书这么多年,对大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仅凭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就定罪于臣,臣实在冤枉,如若臣真的通敌,又怎会在信件上写明身份。还请陛下,明察秋毫。”

皇帝听他言罢,冷静了下来,问向萧昭:“你可还有其他证据?”

萧昭却道:“是臣之过,仅凭一些莫须有的信件便上朝请示,还请父皇宽恕,请尚书大人莫要怪罪。”

他突然这一退,倒把李鸿达弄得不是了,要想怪罪也不能了。

萧昭继续道:“漠北一战,关乎国事,却有间隙在背后暗算,当时内忧外患,恕臣实在无法平息,还望父皇将此事查明,还牺牲的将士安息,这亦是父皇对臣最大的奖赏。”

皇帝:“此事你确实做得不对,证据还未确凿便摆出,朕知你有气,此事朕必查明,由御史台直接勘察,直接向朕提报,李鸿达,这信始终与你脱不了干系,未查明之前,你且禁足在府,不得干预。”

“是。”李鸿达和御史大夫言。

“各司其职,萧昭你也不得干预,下朝。”皇帝宣称。

散朝后,皇子们走出大殿,箫高懿在后面看着萧昭的背影,恶狠狠地咬着牙。

萧泰和对萧昭道:“没想到,三弟在漠北面对的是如此大的危险,如今归来,简直幸矣,昨晚贼人潜入你府内,可有受伤。”

萧昭笑眯眯地道:“未有,那贼人目标明确,直接潜入了关押间隙处,想来早有谋划。”

萧泰和道:“那这可真巧得很,昨日,国公府也遭到了贼人,三弟可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