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解决物资运输问题(2 / 2)

加入书签

毕竟红军只要J东半岛的话,国府在心里边还是能接受的。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红军直面东北的鬼子。

估计以国府智囊团的脑瓜子,一定会建议某人听之任之。

最好是让红军和鬼子打得血流成河,他们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血流成河是肯定的,流的只会是鬼子的血!

并且我党打下一个地方,就必须开展土地革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而土地革命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这个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

但红军的计划是10天突入J东半岛,因此这个计划直接被众人判定为馊主意。

还说那位大校提的建议,简直比馊稀饭还馊。

气得那人脸红脖子粗,还不敢还嘴…

十几分钟后,一位坐在角落里,身穿空军常服,

长相白净清秀,肩扛上校军衔的30几岁军人举手道:

“苏文同志你好,我叫余昊然,是空军总部装备口的,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即使余昊然和在场的众人相比,军衔最低,但因为是军委直属空军部的代表。

大伙还是立刻噤声,纷纷看向对方。

跟他见过几次面的关国维,立刻面带笑容道:

“呵呵,别客气余处长,能来这里的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的提议,尽管说。”

苏文同样看着对方,客气道:“是啊余处长,你岁数比我大,叫我小苏就成。”

余昊然有些感动,要知道在这里不仅是军衔自己最低,而且就连职位也是最低。

仅仅是个副处长而已。

而关国维叫自己余处长,这明显就是想抬高自己的意思。

既然如此,他也不扭捏:

“关于后勤运输的问题,咱们为何不考虑空中运输,甚至是空投的方式解决?”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立刻陷入了沉思。

要说到最有效、最快速的物资运输方式,有什么比得上空运?

很快想通个中关节的张少成,有些激动的率先道:

“对啊!陕北距离J东半岛的直线距离,最远不过1000公里。”

“运输机3个多小时就能一个来回。”

关国维同样是有些醍醐灌顶的意味:

“没错!之前小苏不是送过去一架运-8吗?这可是航程3700多公里的运输机,一次性送20吨物资不费劲。”

“而且不管是国军的飞机,还是鬼子的飞机,无论航速还是升限,都无法赶上运-8。”

“所以空运或者空投,的确是比较理想的运输方案。”

见自己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余昊然接着道:

“目前那边已知的空中运输力量,还是太过于单薄,一架运-8根本不足以支撑9万余名士兵的后勤运输保障。”

“按照参谋部的推演,至少需要6架以上的运-8,每星期运输一次物资。”

“要是遇上战况激烈的时候,则至少需要10架,每天运输一次物资。”

“目前,空军能够调配到的运-8数量是16架,请问小苏,你大概需要多少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