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逃命(1 / 2)

加入书签

月弯当空,于嘉留下一封信给竹桥,闪身跃入了一间女子闺房。

扇了煽鼻尖周围的空气,小声咕哝着“脂粉味好浓”,去往衣箱翻出一身桃粉色的月华裙。

换上后,她对镜妩媚地作了个揖。裙子的设计很是大胆,轻纱材质让女子的正面身形若隐若现,双侧开衩至大腿,内衬绣花里裤,料子薄得令她不禁感叹??真是大胆!

等重梳了发髻,于嘉窈窕地走出房门,打算与徐大人来个偶遇。

天色已暗,霓虹通亮的梨香楼共两层,在红绿青纱的掩映下风情万千。迎面一个老鸨带了个女子摇曳走来,那女子步摇上镶嵌着翠鸟羽毛,行走时如流云般飘逸。

老鸨推开门扉,对屋内奴仆说:“今天香扉姑娘挂牌,要好好拜拜牛女二星,只盼得御史大人是个懂风情的好官人,好好疼我的女儿。”

于嘉与房门隔得不远,又因着老鸨嗓门大,“御史”二字格外清晰。

她知道,这个绰约美人就该是李郎中为徐渭准备的。

等众人撤离,屋内只留了香扉姑娘一人。于嘉闪身进到房内,先是打晕美人塞进衣橱里,再推开窗露出一点小缝,琢磨着带徐大人从二楼逃离的路线。

心里有了计较,她转身坐回香案前,呷了口热茶,静静等着他。

听到咚咚咚的上楼脚步声,于嘉估计来人不止徐渭一个,就戴起面纱来,以防老鸨再一道挤进来。

果不其然,老鸨先迈进门。指着于嘉,对门外的人堆笑道:“大人们,小女已梳妆好了,她可是我们楼里数一数二的美人,第一次挂牌,还请大人怜惜。”

于嘉走上前身子微幅:“见过两位大人。”

随之眼睛慢慢抬起,看向中间那人。

他,眼神微挑,带着文人特有的桀骜。一身黑青色常服穿出了广袖长衣的气度,袖笼上印有金线云纹显得十分矜贵,束腰处绷紧的衣料勾勒出精瘦腰身,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

身旁还杵着一个身材微胖的络腮胡,就是户部李郎中。

李郎中双眼微眯,黏腻的眼神粘在于嘉的上身傲人处,拍掌连连说,“好好好,徐大人今晚好生休息,我先走一步。”

徐渭侧身拱手:“嗯,李大人慢走。”

门一关,挡住了外面查探的眼神。

徐渭转身打量了房间,深吸了口气吩咐她:“掐了熏香。”

于嘉看窗外还有人影,就照他说的做。“可要奴替大人更衣?”

徐渭皱眉看了她一眼,双手放平,等着她伺候。

走近他时,自己身高不及他肩膀,双手抚在他外服领口处,抬眼看他,就见对方明显一怔。

于嘉心下了然,显然这个寡情老成的徐大人并不习惯与女人如此亲近。

只有这么近,她才注意到,他的黑色瞳孔较常人更深邃,里面像是卷了层层浓雾。

脱去外服,随即将手放在他的云纹挂玉的腰带上,他压低声音:“我自己来。”

于嘉慢慢放手,饶有趣味地盯着他的动作,渐渐发现对面人的耳垂微红,解腰带的长指顿了顿,欲盖弥彰的清嗓子:“你先上床。”

她凑近故意逗弄,对他耳畔软声回复:“奴,等着官人。”

暖烘烘的热气扑到耳边,徐渭压抑着心底即将一涌而上的怒意。

从进门起,这个面纱女子就胆大地直视他,脱个外服,竟柔若无骨的探起前身轻擦自己。

费了好大力气,他才忍住没有将她推倒在地。

只能让自己将心绪放在拉拢李郎中赈济百姓的事情上,转移怒火。

李郎中刚刚话里话外都在试探,自己对已结私盐案的彻查情况,明面上看似是对探案过程感兴趣,但是隐隐又觉得他笑容不达眼底。

眼下,只能和这个女人虚与委蛇,尽量逢迎李郎中的喜好,毕竟同道中人好说话。

又后悔,这次赴宴该把木琴带着,而不是派他去夜访李郎中的外室。当初想的是:如果文的不行,就抓住把柄逼李郎中就范。

木琴是多次把他从死人堆里拖出去的随从,自补了御史的官缺,查案凶险,全靠武艺了得的木琴。

于嘉脱去面纱和外服,只留内里的小衫,看床下那人迟迟不动,心里也犯急,自己有一箩筐的话要告诉他,于是软语催促:“官人,春夜微凉,赶紧上床来吧!”

一句话将徐渭从思绪里拔出来,心情沉重地躺在了外侧。

粉帘帐内,徐渭仰躺在床上,鼻尖萦绕着浓烈的脂粉气息,身旁的女人更让他感到不适。

他出身于绍兴的簪缨世家,父祖都曾为朝廷三品大员,后来归乡隐居,徐家在当地也是赫赫有名的望族。而他自己,十岁时便因仿扬雄《解嘲》作《释毁》,以文采名震绍兴。

这样自幼矜贵长大的男子,又怎会看得上风尘滚打的女子?与她同床共枕,更是令他难以忍受。

他默默安慰自己,只需熬过这一晚,骗过李郎中后,明早与木琴汇合后便可启程直奔京城。

不料,那女子竟不知廉耻的倾身过来,将手指嘘放在自己的双唇上,青丝大半散落在他的枕边。他正欲用力抓住她的手腕狠狠推开,给她一点教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