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 搞笑的吉报感谢新盟方寸山(2 / 2)

加入书签

你们最好给点力,别叫我失望。

……

赵春华带着文字稿和录像,以及那篇准备发在她们报纸上的《小镇做题家》,连夜赶回帝都。

她迫不及待的想让北青报炸出一声巨大的响动,给同级媒体们一点颜色看看。

结果,都没等到她下车,早上的新一期报纸就把教育讨论推向高潮。

吉省日报:《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专访方星河》

韩涵:七盏红灯高挂,照亮我的前程。

方星河:中考拿第一,因为我想拿。

这是媒体第一次将两人对立起来,引发了更加激烈的battle。

看到报纸的一瞬间,赵春华脱口而出一个脏字,气得把所有东西一股脑的摔在了桌面上。

“怎么了?”

同事关心问起,她气极而笑:“没事,被个土鳖县台摆了一道……”

“噢!方星河的采访?”

“嗯。”

听到方星河的名字,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集体扭头。

“赵姐,方星河怎么样?”

“倍儿牛!”

回到帝都,赵春华重新捡起帝都口音,骄傲地竖起大拇指。

“**也那么帅么?”

“比照片更帅!”

“嚯,那可真了不得,这不就是文武双全了吗?”

“那可不嘛!”

“啧啧,介要是我儿子多好……”

“哈哈哈,想得真美!”

“赵姐,采访素材怎么样?质量高吗?”

“你们等着瞧好吧!”

赵春华打开记录本,吭哧吭哧开始做最后的修润,誓要拿下明天的头版头条。

而此时,吉报抢跑的威力也正在中华大地上蔓延。

其实在最近的**场上,教育骂战已经不再将韩涵作为叙事主角,多半只是提一下他的名字,架起来开一枪,然后各讲各理各说各话。

吉报是近期唯一一份真正以方韩二人做为解构对象的省级报刊。

当然,倾向性很明显。

好大哥被踩得灰头土脸,而自家孩子方星河则被树立成了新时代好学生的典范。

主要也是因为成绩实在太耀眼,只差5分就满分,在任何省份都能争第一。

所以,鸡贼编辑心安理得的一顿春秋笔法,玩得那叫一个脏。

【方星河总打架】

?,东北的孩子打小就淘气,谁还没跟人闹过别扭有点磕磕碰碰了?那都不是事儿!

再者,“总”字从何而来?

明明只是偶尔!

【方星河收了一帮小弟】

?,你们不懂,东北人外向,打小就被父母教育要闯荡,什么哥啊弟啊姐啊妹啊,我们见人就喊。

十三鹰?什么十三鹰?

妹有啊!

其实那是一个自发组成的学习小组,方星河是小组长。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方星河督促弟弟妹妹们用功读书,这不,本次期末考试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提高了。

他真的很叫人感动,人帅心善有责任感!

【方星河向同学们收宝付费】

胡扯!诽谤!造谣!

啥?你们有证人证词?

咳咳,方星河的省考第一实现了农安县初中教育零的突破,你们知道这有多难吗?

你再看看韩涵,总共8科挂7科!

【方星河的文章里好多脏话】

韩涵挂了7门功课。

【方星河太狂太傲丝毫不懂谦虚】

韩涵7门功课不及格。

【方星河大言不惭批评媒体】

韩涵也干了,但是方星河中考第一,610分!

【方星河叫嚣要打断亲生父亲的腿……】

对不起,我们根本没报!

通稿里什么都写了,唯独忽略了这一点,仿佛没有发生过。

确定了,是真爱。

………

为了淡化方星河身上的**,娘家媒体脸都不要了,不好的地方一笔带过,实在带不过就把韩涵牵出来顶在前头……啧啧。

最后的最后,又特么开始煽情,眼泪汪汪的絮叨着一个孤儿“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多不容易、多么感人、多值得褒奖鼓励。

搁虚空中给方星河立了一块牌位,上完香就开始抱头痛哭。

讲真,方星河看到之后都感觉臊得慌。

正规媒体啊!

瞪着大眼睛满嘴胡扯啊!

踩着我的好大哥疯狂输出啊!

吉报→_→:你就说效果好不好吧?

那确实,效果好极了。

报道一经发出,方星河马上重新回到舞台C位,热度数倍于之前。

假如萌芽连续两个月将他作为封面时所引发的热度为10,那么,两波混混对峙时的热度就有30,巴金先生发文盛赞之后的热度到了80,而现在的热度干到了至少200。

仅仅当天就有二十多家晚报转载,粗略统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