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姐姐,摸摸腹肌(1 / 2)
看到这张笑脸,俞雅情不自禁地回到了她的22岁。
青春年华,22岁的她在军训基地遇上了当年刚刚大一的新生,那年她刚好大四。
大四学姐和大一学弟,听起来就是一段缠绵的佳话,对不对?
不对,完全不对。俞雅每每回忆起来,她对陶文昌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妙。生长在一个传统家庭当中,俞雅的父母算不上富翁,但也让她从小过着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日子。
她学跳舞,学唱歌,学习一切感兴趣的乐器。但是一旦失去兴趣,父母绝对不会对她进行道德绑架,不爱学就不学了,咱们就当见见世面。正因为如此,俞雅才有充足的底气面对毕业后的一堆烂事,包括和前经纪公司长达两年的解约扯皮。
父亲是大男子主义,但钱他赚、事他扛,他认为女人只需要操劳家里事,男人就得是顶梁柱,绝对不能让女人因为家事之外的困难皱眉头。妈妈温婉聪慧,喜欢看书和钢琴,还有一手好厨艺。在这种原生家庭中长大的俞雅,见到陶文昌的第一印象是……
这个男生和自己熟悉的男人类型刚好相反,太像一只花花蝴蝶,长得也未免过于招摇,是一个这辈子心都定不下来的海王。
事实证明,陶文昌还真是这样。他长相太好,军训时就名声在外,身为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又有着数一数二的成绩单,一跃进入首体大的跳高一队。俞雅和他的首次见面非常具有戏剧性,陶文昌好似身在花丛中,扎在学姐的堆里,一个一个问她们要联系方式。
“姐姐给一个嘛。”他笑得那么明媚,干净,特别是和学姐们展示笑容时,又无辜又可怜,仿佛每个人都是他最重要的那个姐姐。
当他故技重施要到俞雅面前时,俞雅只是笑着摆了摆手,没给他。这样的小男生她见多了,第一天姐姐好、姐姐晚安,第二天就有本事开始约人看电影,第三天就要把大把玫瑰花送到宿舍下。相比较陶文昌这类弟弟型男生,俞雅喜欢的一直都是年长沉稳外加引导型的恋人。
她的职业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能影响她情绪的因素太多太多。姐弟恋?不可能,不管问她要联系方式的学弟是不是陶文昌,俞雅都不会随意给。
而且她还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陶文昌这样的男生,一开学就会脱单。他会迅速找到喜欢的学姐,开展一段又一段青涩疯狂的大学校园恋情,填补着他璀璨又躁动的体院男大生涯。
果不其然,正式开学没过多久,陶文昌这个名字就传遍了全校。不止是体育学院,一直传到俞雅所在的戏剧系,都是一个充满青春荷尔蒙的名字。他上表白墙,上成绩榜,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会的选举,甚至连学校的下一届招生简章拍摄都早早为他定下了C位。
在体院那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健将级运动员,不缺好看的脸,不缺打磨过的好身材。他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真是一只永远不会落地的花花蝴蝶。
但命运可能就是喜欢和人开玩笑,俞雅越看不顺谁,感情就把这个人往她的面前推。她对陶文昌的各种示好视而不见,耳边听过他太多高中时期的传说。据说只要去看背越式跳高比赛,就能在看台上轻而易举偶遇一位陶文昌的前女友。
和这样的男生谈恋爱?这不是疯了吗?自讨苦吃。
半年后,俞雅谈上了这场一开始坚决不看好的姐弟恋,在上大课的时候悄悄拉上了陶文昌的无名指。
年轻的弟弟不禁撩拨,可是连怔愣都没有,立马翻掌将她的手一把攥住,莽撞又经验丰富地收拢五指,把她冰冷的手焐在滚烫的掌心里。正脸仍旧面向黑板,侧脸留给女朋友,嘴角压不住。
燥热和躁动成为了他们的关键词,俞雅那时候为了上戏贴合角色在疯狂减重,170的身高必须要降到90斤以下才能瘦出角色的病态骨干,所以手脚常年冰凉。但他总是滚烫炙热、欢天喜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