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臣,袁天罡,率不良人三十六天罡校尉,叩见陛下(1 / 2)

加入书签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喏!”

众人齐齐起身,躬身应命。

一场针对新皇的,比安禄山之乱更加凶险、更加致命的风暴,正在长安城的阴影之下,悄然汇聚成型。

而此刻的皇宫之内,李璘对此,还一无所知。

他正站在甘露殿的窗前,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

陈玄礼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将一件貂皮斗篷,披在了他的身上。

“陛下,夜深了,龙体要紧。”

李璘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城里,有什么动静吗?”

陈玄礼身子一躬,恭敬地回道:“回陛下,城中一切如常。只是……城东和城西的米价,今日下午,都涨了三文钱。”

“哦?涨了三文钱?”

“看来,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了。”

陈玄礼心中一惊,不明白皇帝为何会这么说。

米价涨跌,本是常事,三文钱的涨幅,更是不值一提。

就在此时,一个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内。

正是四大谋士之一,贾诩。

“陛下。”

贾诩躬身行礼。

“说。”

“如陛下所料,鱼儿……上钩了。”

贾诩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笑意,“就在半个时辰前,博陵崔氏的府上,热闹得很。”

“崔元、王腾、郑石利、李枫、卢玄……五姓七望,到了五家。”

李璘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早就料到了这一切。

“都说了些什么?”

“说的,无非是些陈词滥调。”

贾诩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骂陛下您得位不正,手段狠毒,是国之虎狼。然后商议着,要断长安的粮,乱长安的市,鼓动天下的读书人写文章骂您。”

“最后,他们还想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妙计。”

“什么妙计?”

“迎回太子李亨,奉太子之名,讨伐陛下您这个‘国贼’。”

说完,贾诩自己都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陈玄礼在一旁听得是心惊肉跳,冷汗直流。

断粮、乱市、奉太子以讨国贼……

这……

这分明是要谋反啊!

而且还是五姓七望联手!

这股力量,足以颠覆整个大唐!

然而,李璘的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甚至还笑了起来。

“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长安城的位置上,轻轻敲了敲。

“朕还以为,他们能想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来。结果,还是离不开‘舆论’、‘经济’和‘扶持傀儡’这老三套。”

“他们以为,朕是李隆基那个废物吗?会被几篇文章、几句口号吓住?”

“他们以为,朕是靠着世家门阀的支持才坐上这个位置的吗?”

他的声音骤然变冷。

“一群沉溺在昔日荣光里,看不清时代已经变了的老东西。”

贾诩躬身道:“陛下,是否需要臣……做些什么?”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只要李璘一声令下,他有一百种方法,让那几位家主在今晚就“暴病而亡”。

“不必。”

李璘摆了摆手。

“那样太便宜他们了。”

他的眼中,闪烁着寒光。

“他们不是喜欢玩阴谋吗?那朕,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他们不是想断朕的粮吗?朕就让他们把吞下去的家产,连本带利地全都吐出来!”

“他们不是想捧李亨那个废物当旗帜吗?朕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他们选中的旗帜,是怎么被朕一脚踩进泥里的!”

李璘转头看向贾诩,下达了命令。

“文和。”

“臣在。”

“你那张离间计的网,不必只撒向范阳。”

“在长安城里,也给朕撒上一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