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可持续供能方案(1 / 2)

加入书签

他这话一出,监控室里不少人都露出了喜色,如果真能这么快完成升级,那后续的计划就能以更快的速度展开。

然而,另一位科学家则轻轻摇了摇头,开口打断了他的畅想:

“我说老刘啊,你先别太激动。理论计算是这样没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没这么简单。”

那名科学家一愣,目光看了过去。

“首先,秦浩同志是人,不是机器。我们不能要求他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进行能量吸收,

这不现实,也违背了我们以人为本的初衷,他需要正常的吃饭和休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其次,即便是六峡大坝这样的巨型水电站,也不可能将所有电力,或者说如此巨大的功率,毫无保留地、长时间地只供应给一个点。

大坝的电网还承载着许多工业、农业和民生用电,每一度电都有它的去处。

现在这种一千千伏的特高压,每秒五千点能量的输送,是我们为了测试系统上限和秦浩同志的承受能力,在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进行的短时极限测试。

长时间维持这种状态,对电网的压力,对设备的要求,都是极大的考验,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正常供电。”

此言一出,方才还面带喜色的众人顿时冷静下来。

是啊,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而之前那名刘姓科学家也恍然大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你看我,激动得都把这些关键因素给忘了。”

罗瑞祥领袖微微颔首,科学家的分析正是他所顾虑的。

他看向水电站负责人李东来:

“东来同志,以你们水电站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虑到电网的整体负荷和安全冗余,

如果我们要为秦浩同志提供一个长期、稳定、且安全的充能环境,你建议的持续输出功率大概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

李东来显然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

“领袖,根据我的评估,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且不影响其他主要供电任务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为秦浩同志单独开辟一条专供线路,稳定提供大约两千千瓦的输出功率。

这样换算成系统能量,大约是每秒两千点。这个数值,我们水电站可以做到长期稳定供应,并且有足够的安全冗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