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提亲(1 / 2)
第二天,鸡叫三遍时,彩云已做好早饭:“玉兰,快起来吃早饭了。”
“天还没亮,再睡一会。”玉兰揉了揉眼,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仍然赖在床上不愿起来。
“睡什么睡,别人早都下地干活去了,季节不等人,快点!”
早饭后,东方刚泛出鱼肚白,彩云带着玉强和玉兰来到秧苗田:“今天我教你们拔秧。”
“拔秧我会!”玉兰还没等母亲说完,就脱了鞋,卷起裤脚下去干了起来。
彩云见玉兰干得有模有样,感到奇怪:“你跟谁学的?”
“二婶。”玉兰答得很干脆。
“你二婶真会使唤人。”
“二婶说,二叔老帮我们家干活,让我以后也帮她一起干活。”
“去也可以,但应该和我说一下。”
玉强觉得拔秧很简单,没什么好学的,他下到秧苗田后模仿着妹妹的动作攥住秧苗朝上一拔,秧苗断了。
彩云把玉强喊过来:“拔秧时手要紧贴水田地面,抓住秧苗底部往自己方向拖动,一次不要拔得太多,拔起后要将秧苗根部的泥土清洗干净,这样既可以减轻挑秧苗的重量,也便于栽秧时秧苗的分离,清洗干净后再用稻草把秧苗捆扎起来就可以了。”彩云跟玉强一边说,一边示范。
玉强学会后,只能一手拔一手攒,速度很慢,他见母亲双手不停地一伸一缩,手指灵活地勾着秧苗,熟练地拔起拖动,不一会儿双手挤满,两手一合,用稻草一扎,一个“秧把”成了。
玉强也想像母亲那样,来个左右开弓,他右手抓住秧苗向后拔,左手向前伸时,身体平衡未掌握好,一下子栽倒在水田中,双膝跪在那里半天没反应过来,玉兰见了,笑得不行:“妈,你快看,玉强给您磕头了。”
彩云看了一看,笑了:“那你也磕个!”
玉兰道:“给钱吗?”
“记账!”彩云的脸上笑开了花。
午饭后,彩云一家全体出动去栽秧,玉军光着屁股跑在最前头,跑着跑着,就回头冲母亲喊了一声:“妈,快点。”
“你别捣乱了,快回去!”
“妈,秧栽好了,多长时间才能长出大米啊?”
“要一百多天,你问这干什么?”
“有了大米,我们就可以吃上大米饭了。”
“你就知道吃。”
彩云有七亩地在西冲,这里是王家峪主要产稻区,纵横交错的水沟和田埂把这里分隔成一块块的水田,像是镶在大地上的一块块明镜,在阳光下闪烁着,走在田埂上的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身影。
到了栽秧的水田,玉军拉着母亲的衣服:“妈,你教我栽秧好吗?”
“你看那是什么?”
“是鸭子。”
“它们要过来吃秧苗,你去把它们赶走。”
玉军听了很高兴,立即冲着鸭子追过去,一直把它们追到一旁的小水沟里仍不罢休,跳下去继续追赶。
玉强和玉兰跟着母亲学习如何栽秧,彩云先给他俩讲了栽秧的基本要领:“四体朝地背朝天,手持秧苗面向田,左手分秧右手插,纵向成列横成行。”
“妈,您说的跟我们老师讲的《栽秧诗》很像。”
“什么内容?”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忘了。”
“回去问问你们老师,然后告诉我。”
接着彩云又给他俩进行了示范:只见彩云的一双手就像是蜻蜓点水似的上下舞动,有节奏地将一撮撮秧苗插到田里,那刚插好的秧苗一个个挺立着,横竖排列是那么整齐,就像是列队接受检阅的士兵。
“栽秧时,双手动作必须协调,左手负责捻秧,右手接过秧苗后,拇指、食指、中指并拢,捏住秧苗的根部垂直插入泥土中。插入深度约两公分左右,横竖株距约八公分左右。同时,双脚必须密切配合,每插完二行,要及时后移。”彩云一边说,一边手把手地教。
俗话说“大米好吃秧难栽,”栽秧不像拔秧那么简单,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玉强手持秧苗比划了几下,总觉得手脚不听大脑指挥,不是插得太深就是插得太浅,前后行秧位呈蚯蚓状,弯弯曲曲,或双手配合不好,分秧传秧滞后于栽秧,双脚后移不协调,等等。
玉兰也觉得秧苗在自己手里不听使唤,栽得东倒西歪,不成行列,有的还漂浮在水面上。
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俩人慢慢地悟出了一些道道,掌握了基本技巧,逐步顺手了。
“妈!妈!……”玉军在一旁水沟里哭喊着。
“玉兰,你过去看看你弟弟怎么了?”
随后,玉兰拉着玉军走过来:“妈,弟弟的肚脐钻进了一个蚂蟥。”
“你说什么?”彩云似乎没听清楚。
玉兰又重复了一遍。
玉强听了感到好奇,也跑过来看了看,彩云告诉玉强,这种情况不能硬拉,否则蚂蟥容易断在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