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那一抹风情(2 / 2)

加入书签

当他们来到镇馆之宝??何尊的展柜前时,更是被这件造型凝重、纹饰精美的青铜器所折服。

何尊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内底铸有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柳如烟和陆沉都静静地凝视着何尊,以及铭文的拓片,心中充满了对“中国”这两个字的无限感慨与自豪。

“‘中国’这两个字,原来最早是出现在这里啊!”柳如烟由衷地赞叹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是啊,这件何尊,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历史见证。”陆沉也感慨万千。

【何尊!“中国”二字!太震撼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才是真正的国宝!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根与魂!】

【陆总柳总的表情好庄重,表达了对这份历史馈赠的敬意。】

除了何尊,他们还欣赏了折觥、墙盘、?盘等众多国宝级青铜器,每一件都让他们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整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参观,持续了足足大半天。柳如烟虽然感觉有些信息量过大,但精神上却异常满足和充实。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真的是太伟大了!太震撼了!”她由衷地感慨道,“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活化石,记录着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

“是啊,每一次看到这些古代的伟大创造,都会让人对我们的祖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自豪。”陆沉也深有同感。

【今天的直播太有意义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名不虚传!】

【感谢陆总柳总带我们云游青铜器之乡,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柳总今天一定收获满满,对历史和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出来,已经是下午了。他们并没有急着去下一个景点,而是在市区找了一家当地有名的面馆,准备品尝一下宝鸡的特色美食??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风味面食,以其“薄、筋、光、汪、酸、辣、香”的特点而闻名。

他们点了一大碗岐山臊子面,还配了几个当地的小菜。很快,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就端了上来。只见碗中是细长而筋道的面条,浸在酸辣鲜香的汤头里,上面漂浮着红色的肉臊子、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丁、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丁,五彩斑斓,香气扑鼻。

“哇!这个臊子面的颜色好漂亮啊!闻起来也好香!”柳如烟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味蕾都被唤醒了。

“嗯,岐山臊子面的讲究很多,汤要汪,就是油要多,面要筋,臊子要香,而且一定要有酸辣味才正宗。”陆沉介绍道。

柳如烟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面条爽滑筋道,汤头酸辣开胃,肉臊子醇香入味,各种配菜的口感也恰到好处,让她瞬间食欲大开。

“唔!这个臊子面太好吃了!酸酸辣辣的,好过瘾!”她吃得额头微微冒汗,却大呼美味。

【岐山臊子面!终于吃到了!太香了!】

【看柳总吃面的样子,我都饿了!这颜色也太诱人了吧!】

【陆总吃得好豪迈!这才是陕西汉子的吃法!】

一顿岐山臊子面下来,两人都吃得心满意足,肚皮滚圆。

“岐山臊子面,果然名不虚传!太有特色了!”柳如烟摸着微撑的小肚子,由衷地赞叹道。

“是啊,这碗面里,充满了陕西人民的淳朴与热情,也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陆沉也笑着说道。

吃过臊子面,他们才心满意足地回到房车营地。

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直播也早已结束,观众们纷纷表示今天跟着陆沉和柳如烟,不仅欣赏了宝鸡青铜器的精美绝伦,还品尝了岐山臊子面的独特风味,收获满满。

洗漱完毕,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柳如烟却有些睡不着,脑海里还在回放着那些造型各异、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和那碗酸辣鲜香的臊子面。

“陆沉,”她轻声开口,“你说,那些几千年前的工匠,是拥有怎样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制作出那么精美的青铜器呢?”

陆沉将她拥入怀中,轻声说道:“我想,他们不仅拥有精湛的技艺,更拥有一颗对艺术的虔诚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他们将自己的情感、信仰和对世界的理解,都融入了那些冰冷的青铜之中,才赋予了它们不朽的生命和灵魂。每一件青铜器,都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去打磨,用情去浇灌,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印记。这个印记,可以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它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和有意义。”

柳如烟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对那些古代工匠的敬佩和对陆沉这番话的认同。她觉得,每一次旅行,不仅能让她看到美丽的风景,更能让她在陆沉的引导下,对历史、文化和人生有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陆沉,”她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道,“谢谢你,带我来看这么伟大的文物,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陆沉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温柔而坚定:“傻瓜,这是我们共同的寻根之旅,一起在青铜器之乡探寻历史,一起在岐山臊子面中品味生活,本就是我们‘往后余生’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宝鸡的夜,带着渭水河畔的古风和秦岭山脉的雄浑,渐渐沉静下来。他们的房车,就像一叶停泊在“炎帝故里”的温馨小船,承载着他们的爱情和梦想,等待着明天更精彩的旅程。

在宝鸡的第二天,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另一处举世闻名、充满传奇色彩的佛教圣地??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被誉为“关中塔庙始祖”。

他们早早地来到法门寺文化景区。景区规模宏大,分为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院、合十舍利塔等部分,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哇!这个景区好大啊!感觉比少林寺还要气派!”柳如烟看着那宽阔的佛光大道和远处高耸入云的合十舍利塔,忍不住惊叹道。

“嗯,法门寺作为皇家寺庙,历史上曾多次受到皇室的敕建和扩建,规格非常高。特别是合十舍利塔,是现代新建的,用来供奉佛指舍利,设计非常独特,寓意深刻。”陆沉也点头称赞。

他们沿着佛光大道,缓缓走向法门寺院。佛光大道两旁,矗立着许多造型精美的菩萨和罗汉像,更添了几分佛教的庄严与神圣。

走进法门寺院,只见寺内古木参天,殿宇巍峨,香烟缭绕,钟磬悠扬,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

柳如烟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也学着其他香客的样子,双手合十,虔诚地在每一座殿堂前**。

他们参观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真身宝塔等主要建筑。真身宝塔是法门寺的核心建筑,塔内曾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虽然如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