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二征漠北1:海沙之间(2 / 2)

加入书签

死寂!干燥!肃杀!带着铁锈和血腥味的凛冽朔风,瞬间取代了咸腥的海风!隐约的、穿透风沙传来的战马嘶鸣与金铁交击的幻听,如同死神的低语,狠狠攫住了每一个观者的心脏!

天幕之上,风沙如怒龙般卷过枯黄死寂的草原。昏黄的画面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镜头猛地拉近,一支剽悍绝伦的骑兵洪流,如同从地狱中涌出的黑潮,正踏碎荒草,碾过戈壁,滚滚向南!

为首一骑,身形魁梧如熊罴,面容粗犷似刀削,鹰钩鼻下是紧抿的、如同岩石裂缝般的嘴唇,眼神锐利凶狠,燃烧着赤裸裸的征服欲——正是瓦剌枭雄马哈木!他手中弯刀斜指南方,身后苍狼旗在狂风中疯狂舞动,猎猎作响!

旁白音如同冰原寒风,刺骨而来: “鞑靼残部,自永乐八年遭雷霆重击,早已星散如沙!瓦剌马哈木趁势崛起,鲸吞蚕食,袭杀鞑靼大汗本雅失里,悍然拥立本部首领答里巴为蒙古新汗!草原格局,为之剧变!”

画面急转!

一处残破的、沾满血污的蒙古包前。一个形容狼狈、甲胄破碎的中年汉子,正对着几名大明边军哨骑,噗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冰冷的沙砾地上!

他正是昔日鞑靼太师,如今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阿鲁台!

他双手高举着一卷染血的羊皮文书,涕泪横流,额头重重磕向地面,激起一片尘土,声音嘶哑绝望,带着哭腔,虽无字幕,但那哀恳乞命、引狼驱虎之意,透过天幕,清晰无比地传递给了洪武十三年的每一个观者!

旁白冰冷陈述:“穷途末路,阿鲁台仓皇南窜,叩关请降!献表泣血,恳求大明‘天兵’挥戈北上,剿灭瓦剌叛逆!愿举部归附,永为大明北藩鹰犬!”

旋即,画面切换至金碧辉煌的南京奉天殿。龙椅上的朱棣,神色沉凝,目光如电扫过阶下群臣。一份加盖了皇帝宝玺的册封诏书被郑重颁下。

旁白:“永乐皇帝洞悉草原乱局,顺水推舟,册封阿鲁台为‘和宁王’!赐印信袍服,厚加赏赉。其意昭然:以夷制夷,扶阿鲁台之残部,掣肘马哈木之强梁!欲使漠北双雄并立,互相撕咬,大明坐收渔利,永固北疆!”

然而,平衡的砝码刚刚放下,另一端便骤然失衡!

画面切回草原王帐(此时已是瓦剌风格)。马哈木接到明廷册封阿鲁台的消息,如同被踩了尾巴的恶狼,勃然暴怒!

他一把掀翻面前堆满烤肉的桌案,金杯银盘滚落一地!他抽出腰间镶嵌宝石的弯刀,狠狠劈在支撑王帐的巨大木柱上,木屑纷飞!他双目赤红,对着帐内噤若寒蝉的部将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咆哮声中充满了被愚弄的狂怒、对大明干预的刻骨怨恨,以及对阿鲁台这个“叛徒”、“走狗”的滔天杀意!

旁白音陡然转厉:“马哈木怨毒滔天!岂甘受制于人?遂以‘追剿叛逆阿鲁台,肃清草原’为冠冕堂皇之名,尽起瓦剌控弦之士!铁蹄滚滚,刀锋霍霍,悍然南下,其兵锋所向,已越过传统漠北界限,直逼大明视为缓冲的漠南草原腹地!

名为追剿,实为兵临城下,向煌煌天朝示威!其独霸草原、睥睨大明的野心,昭然若揭!永乐皇帝苦心构建的‘分而治之’棋局,被马哈木这匹脱缰的烈马,一脚踏碎!”

“哼!不出老夫所料!”奉天殿广场上,宋国公冯胜抚掌冷笑,对着身旁的定远侯王弼低语,“马哈木这头狼崽子,胃口大得很!永乐皇帝想用阿鲁台这条瘸腿狗去咬他?怕是要被连皮带骨吞了!”

其他勋贵也纷纷点头附和,脸上是洞悉一切的了然和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红利的算计。

他们指点着天幕上瓦剌骑兵的阵势,估算着可能的斩获,议论着北征大军的先锋人选(朱高煦?),话语间充满了对功勋、封赏的赤裸裸期待。对他们而言,这漠北烽烟,不过是又一场收割名利的盛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