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安南战火再起2(2 / 2)

加入书签

他猛地一拍胸脯,金铁交鸣般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刺耳,“陛下放心!臣蓝玉愿为陛下前驱!别说一个县,就是一座山,一片海,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定用手中这把刀,给您钉得死死的!钉穿了!让那些猴子再敢炸刺?剁了爪子喂王八!”

他唾沫横飞,豪气干云,仿佛安南叛军的人头已是囊中之物。那“一个县”的承诺,在他口中似乎自动膨胀了无数倍,变成了无边无际的猎场。

宋国公冯胜紧随其后,姿态就“文雅”多了。他捻着保养得宜的花白胡须,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透着老谋深算的诚恳:“陛下深谋远虑,以勋臣镇新土,实乃长治久安之良策。老臣虽年齿渐长,然为陛下分忧之心未减分毫。愿效犬马之劳,于安南择一善地,效西平侯(沐英)世代镇守云南之故事,为陛下守好那一方水土,教化生民,使其永沐皇恩。”

话是漂亮话,滴水不漏,但那双浑浊老眼里闪烁的精光,却分明在丈量着安南的沃野、矿藏,盘算着如何将“一县”之地,经营成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武定侯郭英等人也纷纷上前,赌咒发誓,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广场上顿时充满了“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永镇南疆”的激昂之声,仿佛一群饿狼嗅到了血腥,争先恐后地向头狼表着忠心,只求能分到最肥美的那块肉。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群瞬间打了鸡血的老兄弟,目光如古井深潭,看不出喜怒。他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番“赤胆忠心”。

然而,当这些勋贵们退回队列,垂下眼睑,将那份汹涌的贪婪勉强压回心底时,他们脑海中翻腾的,却是与口中慷慨激昂截然不同的盘算:

“一人一县?”蓝玉嘴角勾起一丝狞笑,心中念头飞转,“安南那鬼地方,山连着山,林子比人还密,朝廷派来的布政使能管个屁!老子打下的地盘,就是老子的!一个县?老子说它方圆百里是县,它就是县!说它囊括三府五县,它也得是!朝廷的堪舆图?呸!等老子站稳了脚跟,那图,还不是老子让人怎么画就怎么画?”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坐在安南某个富丽堂皇的“县衙”里,接受着周边土王瑟瑟发抖的朝贡。

冯胜则想得更远,更“稳妥”。他微眯着眼,心中冷笑:“世袭罔替?好个香饵!先占住脚,把‘一县’的根基扎稳了。然后嘛……周边那些不服王化的峒寨土司,是不是需要‘教化’?是不是需要‘保护’?蚕食,要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十年,二十年……几代人经营下去,这‘县’有多大,还不是我冯家说了算?朝廷?天高皇帝远,等成了气候,朝廷也得捏着鼻子认!”

王弼和郭英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狠厉与贪婪。

“守不住就收回?”王弼心中发狠,“进了老子嘴里的肉,还想让老子吐出来?做梦!谁敢动老子的地盘,管他是猴子还是朝廷派来的鸟官,统统杀光!杀到没人敢惦记为止!杀到那‘县’里,只剩下会磕头喊老爷的顺民为止!”

郭英更是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仿佛嗅到了安南土地上弥漫的血腥与财富混合的醉人气息。

天幕上,安南的烽火依旧在燃烧,画面适时切换,大将张辅率领着生力军,旌旗招展,正再次踏上南征之路,预示着新一轮的血雨腥风。

然而,在洪武十三年这些开国勋贵充满野心的瞳孔里,那熊熊的战火,早已不再是需要担忧的麻烦,而是变成了……一张烫金的、通往无尽财富与权力的邀请函!

一人一县?

那只是朱元璋画下的一个起点,一个脆弱的框架。

在这些手握屠刀、从尸山血海里搏杀出富贵的勋贵心中,未来的安南,早已被分割成一块块等待他们去攫取、去征服、去主宰的无主疆土!一个县?太小了!他们心中的“县”,其边界只取决于两个东西:

手中刀的锋利程度。

和心中野心的膨胀尺度!

那无垠的“县”,在他们眼底的绿光中,无限延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