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天策卫,朱高煦的阴影(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次,天幕中的画面聚焦于应天汉王府邸。

府邸深处,校场之上,并非寻常王府护卫操演。

数百甲士,阵列森严,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这些甲士装备之精良,远非普通藩王仪卫可比。

精铁鱼鳞甲在日光下泛着幽冷光泽,刀矛锋刃寒芒刺眼,步伐整齐划一,行进间铁甲铿锵,地面微震!

最令人侧目的是校场中央一彪悍卒。他们身着玄色罩甲,内衬赤红战袄,头盔之上,赫然饰有一枚独特的鎏金翎羽徽记——形似冲天箭簇!

一面丈许高的玄底金边大纛在队列前方猎猎飞扬,其上三个铁画银钩、气势磅礴的大字,如同三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入洪武君臣的眼帘: “天策卫”!

旁白音带着一丝冰冷的陈述响起:“永乐帝亲诏擢升汉王府护卫,赐号‘天策卫’!此卫乃天子亲军二十六卫之一,位同府军前卫、金吾卫,掌随驾护卫、仪仗及部分京畿戍卫之责。兵员、甲仗、粮饷,皆由朝廷配给,制式装备,非寻常王府私兵可比。”

画面随即拉近汉王府正堂。朱高煦身着亲王常服,昂然立于巨幅《秦王破阵乐》壁画之前。

壁画上,李世民金甲玄氅,跃马弯弓,睥睨六合。朱高煦的手指,正无意识地、带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摹仿姿态,轻轻抚过腰间那柄镶嵌着宝石的佩剑剑柄。

他微微侧首,目光与壁画上李世民的视线仿佛交汇,嘴角噙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志得意满的笑意。那眼神,灼热、锐利,充满了对至尊之位的渴望与自诩,仿佛在无声宣告:看,这便是孤之楷模!孤亦当如此!

旁白音适时插入,带着洞察的锐利:“然汉王得此殊荣,其心非止于荣宠!常于府中效仿秦王破阵乐舞,言谈举止,更以唐太宗李世民自诩!其僚属、护卫,亦多有阿谀附和者,称其为‘今之秦王’!天策卫之赐,本为恩宠,于汉王眼中,却似一柄指向东宫、染指大宝的利刃之鞘!其志……已非藩王所应有!”

校场上,“天策卫”的呼喝声震天动地。正堂内,朱高煦凝视壁画,野心昭然。这御赐的荣光,此刻却像一剂致命的毒药,滋养着一颗不甘人下的心,在永乐朝的盛世帷幕下,投下一道狰狞的阴影。

--

“混账东西!”

一声炸雷般的怒喝,猛地从奉天殿龙椅上炸开!朱元璋须发戟张,一掌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笔架砚台一阵乱跳!他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死死盯着天幕上朱高煦那副自比唐皇的骄狂模样。

“天策卫?!他朱高煦也配?!”老皇帝的声音如同淬了火的钢刀,刮得殿内人人耳膜生疼,“他爹朱老四,是头能撕碎猎物的头狼!他朱高煦算什么?充其量是条仗着他爹威风、只会跟在后面捡腐肉的鬣狗!也敢学李世民?!我呸!”粗鄙的怒骂,毫不掩饰对孙辈的鄙夷与震怒。

阶下,马皇后眉头紧锁,看着天幕上那跋扈的汉王,又想到未来那个体弱多病的太子朱高炽,忧心忡忡地低声道:“重八,老四家这俩小子……老大(朱高炽)仁厚,有治国之才,可那身子骨……天幕上三百斤的胖子,走路都喘,怕是熬不过老四。老二(朱高煦)呢?能打是能打,可你看他那性子,骄横跋扈,目无尊上,让他当了皇帝……”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深深的寒意,“怕不是另一个隋炀帝杨广!穷兵黩武,祸国殃民!”

她抬眼看向怒气未消的朱元璋,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直白:“老四……他总不会真存了心思,等他百年之后,把老二也一并带走吧?就像……”

后面的话,她没说完,但殿内几位重臣都心知肚明——就像陛下您处置那些可能威胁江山的勋贵一样!

朱元璋闻言,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马皇后的话,戳中了他心底最深的忧虑。他何尝不怕再来一场“靖难”?

天幕上朱高煦那毫不掩饰的野心,对侄子朱瞻基的轻蔑(“再来一次靖难又如何”),都让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朱棣的翻版,却又远不如朱棣的雄才大略!

“玄武门?”朱元璋从牙缝里挤出冷笑,带着浓浓的不屑,“他朱高煦有李世民的本事?李世民十六岁救隋炀帝于雁门,十八岁晋阳起兵定关中!他朱高煦算个什么东西!离了他爹的兵,他屁都不是!至于老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