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燃香(1 / 2)

加入书签

来得自然随意,走得却是莫名其妙。

赵袂沉思片刻后转身,道:“我们先回去吧。”看向谢如恙,语调中带了些叹息,“先让他休息一会儿吧。”

长徽低头看了谢如恙一眼,颔首:“嗯。”

三人回到楼中时,楼中的居民正在正中央架着锅煮粥。

离开时几人都没注意观察,此时赵袂才认真数了数,住在这楼里的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加在一起拢共有二十几个人。

然而,二十几个人就围着这一口小锅,吃一锅粥,未免有些太过奇怪了。

在看到三人进来后,那些人没什么反应,甚至对于谢如恙早上离开时风华正茂,此刻已经垂垂老矣这件事也没什么惊奇,连一个眼神都没多给。

谢如恙被长徽搀扶着坐在角落,看着赵袂缓缓走向一个和谢如恙一般满脸皱纹的婆婆,她正坐在人群外,小口小口地吃着粥,注意到赵袂向自己走来,她抬眼在赵袂身上扫了一眼。

“又是你?”

赵袂点点头,十分自然地在她身边坐下。

经过方才的观察,她发现这位婆婆和其他人似乎有所不同,空洞的瞳孔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些专属于“人”的情绪,比如昨夜看到那孩子时的担心,以及刚刚那一眼落在她脸上的停顿。

赵袂想,或许这位婆婆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婆婆,叨扰了,我几人初来此地,不知去路,想问您一些问题,您可否相告?”

闻言,婆婆喝粥的动作慢了下来,随后僵硬地将碗放在地上。

这时赵袂才意外发现,在她形同枯槁的手臂上,环着一只崭新粉嫩的玉镯。

“你想问什么?”

苍老的声音,拉回了赵袂的思绪,她道:“婆婆是哪里人?因何住在此处?”

婆婆回答地语速很慢,“我家住在玄夫城,离这儿不远。几年前,玄夫城大旱,城里没了粮食,饿死了好多人,我跟着别人一起逃到这儿的。”

赵袂垂下眼,继续道:“那您可知一个叫张贞的人?”

婆婆摇摇头,道:“不认识。”

说完,她再次端起碗来,空洞的目光直直看着前方,手下一勺一勺舀着粥送进嘴里。

赵袂眼底一暗:有问题!

据她所知,这玄夫城荒废了有百年之久,这婆婆却说是几年前,而且这里距玄夫城最多不过十几里,玄夫城大旱,这里怎么会不被波及?这里也没有粮食,她又为何放着奉天府不去,停留在这里?

想到此处,赵袂心下一动,将目光投向众人围起的那锅粥上,周围几里都没有种植稻米,他们煮粥用的米,是从哪里来的?

最后,她看了婆婆一眼,知道自己问不出什么来了,便道了声谢后起身往谢如恙的方向走去,又见昨夜那个有些呆傻的孩童正端着一碗粥抢先到了谢如恙面前。

他把粥递上前,说:“喝粥。”

谢如恙瞥了一眼,一想到这粥是用刚刚那脏得吓人的潭水熬的就恶心得想吐,连连拒绝:“不要不要。”

那孩子却好似没有听到一般,端着碗就往谢如恙的嘴边塞,边塞还边道:“喝粥,喝粥。”

谢如恙一着急,想抬手推开,可是还没等动作就因为情绪激动剧烈的咳嗽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