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送走灾神(1 / 2)
只见来人一袭青色道袍,衣袂翻飞,从古至高塔之上,最高处的顶端似是踏云飞来。
那道长三千墨发高高的盘起,道髻只用一根桃花簪系住,两根长长的白色飘带,给他平添了几分仙风道骨。
道长手持白色拂尘,身量修长,颇有几分忘尘的不食人间烟火,“贫道不才,道号凭虚,自幼跟随家师修行于海外仙山蓬莱之境。”
道长眉目硬朗,还有一抹胡须,笑起来之时和蔼可亲,他一甩拂尘,“贫道入这人间,见此地水灾严重,料想是灾神作祟。”
道长有些话唠,喋喋不休的说着:“不知在座几位佛门法师,还有这位……大人?可否让贫道开坛行道,送走这作恶多端的灾神?”
阿昭看着面前的道长,双手作揖,弯身行礼,“那本官便替银陵百姓,多谢凭虚道长了。”
“凭虚道长”一甩拂尘,用拂尘托起了阿昭的手,冲她眨了眨眼。
这位“凭虚道长”,就是谢遥。
阿昭让他乔装改扮之后,协助自己,假借送走灾神之名,实则推进开着暗渠,引城外的积水入问琴池。
因为当地百姓信奉佛道两教,也对于这问琴池有敬畏之心,因此阿昭不能擅自动工。
为了避免引起百姓的逆反心理,也担心会有百姓受人挑拨,因而造成恐慌阻挠到泄洪的工程。
阿昭需要借助两教的“尊者”协助,合情合理地说服百姓,才能顺利地开工,挖凿暗渠引水入问琴池。
百姓之中,也不全是蒙昧无知者,有百姓只信佛法,高声质疑道:“凭你空口白牙,怎知你是不是得道高人?”
“云大人,可莫要受奸人蒙蔽,若是触怒了水神大人,可是大事不妙!”有百姓大声说道。
这也在意料之中,敬奉上天,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
阿昭没有显露丝毫的慌张神情,她朗声回应道:“诸位稍安勿躁,这位道长虽然年纪尚轻,但应当是修习海外仙山之法,使得青春常驻,道骨仙风之姿,不似有假。”
阿昭又给方丈递了一个眼神。
老方丈一把年纪了,可却耳聪目明,对方有权有势还有钱,他自然不敢轻易开罪阿昭。
老方丈连忙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弯腰鞠躬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老方丈提着衣摆,腿脚麻利地从台阶走下去,走到谢遥面前,弯腰道:“贫僧当年曾有幸见过凭虚仙长,仙长乃仙缘真体,多少年来,仍不减道骨仙风。仙长御风而来,岂是肉体凡胎可比?”
谢遥也回礼道:“多年未见,法师的佛法更为精进了。”
谢遥心里暗道:这老和尚还真是说谎不眨眼!
有了灵虚梵刹老方丈的证言,也打消了不少百姓们心中的疑虑。
老方丈冲着阿昭眨了眨眼,一副老顽童的模样。
阿昭弯唇一笑,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既如此,云某恳请仙师大人出手相助,送走灾神。”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仙师勿怪!”方才出口质疑的几位百姓,也纷纷跪拜。
阿昭则是走到一旁,跪地而坐,老方丈则是在她身旁盘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词。
谢遥一袭青袍,身后背着一把桃木剑,独自一人站立在祭坛之中,他腰背挺直,一派仙风傲骨。
经过易容之后,谢遥的英俊面容也变得有些苍老,像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多了几分年长成熟的韵味。
若不是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只怕是阿昭也要被他蒙骗了。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