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澧南水患(2 / 2)
没有人知道,午夜梦回之时,永封帝的心中究竟有多么恐惧,他信奉佛道,但却不信那位佛教的圣子。
于是相信一位求仙问道的世外高人,将其册封为国师。
前不久,国师也曾前来拜见皇帝,还告诉他,这一个月内,东南一地会有水患。
那时他并未当真,如今想来后悔不已。
水患到来,他想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不得已拨了十万两白银下去赈济灾民,可是那些百姓却不对他感恩戴德,只因那十万两白银被私吞了一部分,便起兵造反。
“请国师前来。”永封帝传召下去,他要见国师。
很快,国师便赶来。
他恰巧从宫外进来,刚到勤政殿门外。
刚好陛下传召,他直接进偏殿拜见陛下。
“敢问陛下,可是为了澧南水患一事忧心?”国师这话虽是疑问,但语气十分笃定。
永封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中的怒火还未消散,他皱着眉头说道:“国师神机妙算。”
国师知道,永封帝即使明白自己错了,也永远不会认错。
因为在他眼中,他是天子,禀承上天的旨意。
天子,又怎会有错?
永封帝怒道:“那些个贪官污吏,竟敢贪了朕拨下去的赈灾粮!可恨至极,待朕清查出究竟是谁贪污受贿,定要将他们通通斩首示众!”
永封帝将澧南送来的奏章砸在地下,他近期失眠多梦,整个人有些憔悴。
突然,他猛地抬起头,望着国师,目光阴恻。
永封帝开口问道:“国师可有赈灾之法?”
“为今之计是重新下拨赈灾之粮,稳定民心。至于赈灾之人,朝中既无人自告奋勇……臣需夜观星象,为陛下找寻可用之人。”国师向来清冷寡言,他淡淡地说道。
永封帝早已习惯他这副模样,隐世高人向来是孤高自傲的,性子孤僻些,倒也没什么。
而且他服用国师为他炼制的丹药后,确实感觉身体强健了不少。
永封帝眸光幽深,只要他还活着,东?国便能千代万代地传承下去。
王权霸业,永垂不朽。
“若无其他要紧事,臣先行告退。”国师拱手作揖,想要转身离去。
“国师且慢。澧南那些百姓,受人挑拨,揭竿起义,口口声声说朕是昏君。国师以为,朕该如何处置他们?”永封帝出言之时,目光带着审视。
他不知道这位隐世高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是否国师也如那些贱民一般,觉得他是无能之主?
永封帝话中还有一部分试探,国师极少上朝,一般根据夜观星象来推测国运,推算各地是否有灾情。
永封帝也想看看,他亲自册封的国师是否是无能之辈,为何不知道已有百姓揭竿起义了呢?
国师转过身来,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百姓起义一事,臣已知晓。不过臣以为,陛下心中已有决断,又何须臣多言?”
“既如此,朕便静候,国师佳音。”永封帝冷着脸说道,深性多疑,并不喜欢有人揣摩他的心思。
现如今无人敢接下治理澧南水患这个烫手山芋,他只能依靠国师,为他挑选可用的人才。
国师的权力,是他亲自赐予的,国师的能力,这些年来他也看在眼里。
他信任国师,信任长生之法。
只要活着,就是熬,也能将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熬死。
永封帝在勤政殿看了一会儿奏折,几乎全是从澧南传来的急报,他看着头疼。
永封帝想找一处地方透透气,便慢慢地走到了勤政殿门外。
曹全德弯着腰,手中拿着拂尘,小心翼翼地询问皇帝,“陛下,要摆驾何处?”
他是打小跟在陛下身边太监,看过宫里太多的大起大落,深谙保命之道。
永封帝按了按太阳穴,身心俱疲,他吐了一口浊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