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倾华佳节(2 / 2)

加入书签

沈墨还未说完,便止住了。

他已经想好自己的心愿了。

沈墨低垂眉眼,提笔写下自己的心愿。

在他们点燃火绳后,两盏祈天灯渐渐膨胀,松手后,祈天灯带着他二人心中的希冀缓缓上升。

他们看着祁天灯缓缓升到二层后,便携手离开了,晚市热闹,还有许多新鲜活动还未参与。

阿昭缓步上桥,她的手心细嫩,三年来都未曾沾染阳春水,小手被沈墨略带薄茧的大手牵着。

阿昭眨了眨眼,放天灯之后,兄长一言不发地牵着她,许是怕她走丢了?

虽说两个大男人牵手有些奇怪,不过锦都城民风开放,对断袖也能宽容。

在行人偶尔的侧目中,沈墨和阿昭缓缓走在石桥上。

河岸一侧的临江小楼,二层处开着窗子。

雅间内,端坐着一位青衣公子,他的脸上戴着白色狐狸面具,眸光缓缓落在石板桥上……牵手缓缓行走的两个少年。

他抬起指尖,把玩着手中的白玉茶盏,杯底雕刻着洁白无瑕的水莲花,漫不经心地听着手下禀报的内容,“果然是……兄弟吗?”

沈墨习武多年,洞察力也比寻常人更加敏锐,当探究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下一刻就被他察觉到。

瞬息间,他转头望着江岸的木楼,只是看到了一扇半开的窗子,里面似乎有两个人。

不过,今日是倾华节,他既然答应了阿昭,陪他出来玩,就绝对不会食言,沈墨也不想被俗事烦扰。

这个时间,有闲工夫观察他的,只怕……是那位名动天下的大公子吧。

岸边阁楼上,青衣男子也收回了视线,慵懒地抿了一口茶水,他漫不经心地问道:“沈十七,祈天灯上写了什么?”

沈十七,从前在外姓王手下训练过,也是沈煜身边的护卫,他习武多年,因为任务能力出众,被赐予主人家的姓氏。

沈十七对这位救他一条性命的新主子无比忠诚,他看了一眼夜空中的祈天灯,恭敬地回道:

“阿昭远离纷争。”

“兄长金榜题名。”

“灭了。”男子懒懒地开口,他低声笑了笑,“他们二人自启程赶往锦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身陷棋局,竟还妄想能够独善其身。”

青衣公子轻轻转动茶盏,垂眸,淡声道:“本就无法实现的心愿,就算告知天神,又有何用?”

“是。”沈十七从腰间取下一枚暗器,飞快地掷出,在空中飞快掠过。

街道上人群熙攘,热闹不凡,喧嚣的人声掩盖了利器的破空声。

下一秒,两盏祈天灯熄灭,缓缓地掉落在河上一盏未曾写下心愿的莲花灯上,随着水流渐渐漂远。

阿昭和沈墨的背影渐行渐远……

青袍男子睥睨着街道上渺小的行人,百无聊赖地想要收回视线,却不料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他的目光落在石板桥上身着淡黄衣袍的公子,那少年面容妍丽,双手合十,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

过了一会儿,身穿淡黄衣裳的少年拎着下摆,蹦蹦跳跳地走下石板桥。

而临江小楼的青衣公子眸光微微转变,目送着那雌雄莫辨的小公子离开……

阁楼上的青衣公子慵懒抬眸,又开口问道:“她呢?”

“嫁与沈煜,愿得一心人,白首不……”

沈十七还未说完,便听到男子冷淡地开口:“灭了。”

“是。”沈十七再次出手,将祈天灯灭掉。

只是这一次,祈天灯落到河中,渐渐被河水浸湿,融化消无……

夜晚风过清冷,他家公子体弱多病,自小体寒,不适宜习武,更不能见风。

沈十七沉默不言,将白色的斗篷盖到男子肩上。

青衣公子敛下眉眼,不去看那被河水吞没的祈天灯,拢了拢厚重的斗篷,低声说道:“起风了,回去吧。”

……

阿昭和沈墨二人,已经站在墨染楼门口,此处围了许多人,都是想要得到高挂楼阁的那盏流光溢彩的走马灯。

走马灯用金水涂层,在花灯映照下闪闪发光,高高挂在楼阁的屋檐上,楼主还搭建了台子,供文人雅客上台对诗,谁若能在台上坚持一炷香不败,则可获得这盏流光溢彩的走马灯。

挂在高处的走马灯,灯盏分为两层,上层放了一颗价值不菲的夜明珠,下层则是一颗流光溢彩的宝石,灯罩上画着两个少年,同窗读书,共同骑马,同赏桃花……

阿昭看着总觉得这些场景格外熟悉,像是在画她和沈墨的故事。

画中稍小一些的小少年隔着远了,有些雌雄莫辨。

她看着那盏走马灯,并不知晓灯芯宝珠的名贵,只是觉得画上的少年和她幼时十分相似,令她心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