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chapter55(1 / 2)

加入书签

船只在水上飘着,一路无阻。

那晚,他把萤火虫的玻璃罐,递给她赔罪后。黎颂的气,消了大半。

她在黑暗里,翻了个身。

指尖微动,远远比划罐中,萤火虫的光亮。仿佛在触碰,曾经点燃的火柴。

“喂。”她很轻地道了句,“我暂且,先原谅你……谁让你,态度还算诚恳呢。”

青年没应声,或许睡着了。

又或许听见了,唇角隐约,浮起些弧度。

两日后,又回到了宁城。

码头很平,很静,船只不多。仿佛看不到月余前,在这里的血腥场面。溅上血的墙,有些刷成了白色,不再留什么痕迹。

温老三停下船,在岸边。

招了招手,示意再见。去下一个城市和码头,做他的生意了。

“宋先生,黎小姐,多保重。”

他的话语和杜言一样。

黎颂拎箱子,走下了船。她想了想,还将那只玻璃罐子,一并带了下来。

拧开盖子,在水边,将那只萤火虫放了。

“怎么放了?”宋逢年问她。

她仰脸看着:“它陪我们,过了两日。走过这一段路,也差不多了。”

“以后让它跟着风,想去哪就去哪吧。”

要自由些,不再被束缚。

她在说的,似乎是萤火虫。似乎一语双关,在说着他。

被命运束缚的青年,站在旁边。扬着眉,眨下眼,依旧带着笑。

他也站在风里。

身上的黑色外套,被风掀起:“既然,放走了萤火虫。那这玻璃罐子,怎么还留着?”

黎颂一手提箱子,一手握着罐子:“顺手的事,不行吗。”

他能在船上,黑灯瞎火的夜里,去捉一只萤火虫。那她留下罐子,也不算什么,意料之外。

坐上黄包车,踏在青石路上。

拐过大街小巷,他们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长明街里。街上冷清,几道熟悉面孔,偶尔擦肩而过。

“到了。”他说道。

那幢灰色小屋,还在巷尾。夕阳落在上面,灰色的砖缝,隐约像晕染上温暖的紫粉色。

宋逢年抬手卸下,门外的锁。

她也跟着,轻推开了门闸。

在推开锁时,仿佛有阵恍惚。以为抬眼,能看到江时晚等人,会等在里面,正笑吟吟地在招手。

像那时临走前,几个人围着火炉、闲聊,岁月难得静好。

“时晚,我们回来了。”

黎颂在心中,无声着道。

江时晚的墓,在屋后不远处,那片树林里。

立了块简单的碑。

嵌了她的照片,年纪不大,浅米色的裙袍,扎着弯弯的长辫子,像从前拍的入学照。

“时晚,我去过沪城了。”

黎颂把带着的合照,轻放在她碑前:“你瞧。当时没来得及拍……如今四舍五入,也算是补拍了。”

宋逢年长身立在旁边。

他跟着,也取了坛杨梅酒,轻浇在碑旁。

黎颂指着照片,同墓碑里,长眠的人说着:“你瞧……特意把你,和你喜欢的程老师,安排着坐一起了。”

可惜,合照上只有名字,和空荡荡的座位。

这里,也再没人回答她。

许久她轻叹了声,收回了照片。

那枚书签,也放到了墓前。和燃烧的纸钱一起,在风中烧着,化成了灰烬。

“你们走之前,都说过,会去我口中的未来……那就说好了,以后见。”

黎颂轻声道。

落下又被风扬起的纸钱,在漫天的雪白中,发出响动。

也不知,是不是在回答她。

……

宁城的傍晚,依旧安静。

坐在街头,熟悉的馄饨摊里。热雾缭绕,苏姨望着她:“黎丫头,变瘦了。”

“出去这一趟,路途艰难。”对方轻摸她头,“多吃些,今晚至少,得吃两三碗。”

黎颂轻咬筷子,道了声谢:“苏姨,在这街上。你们平时,也要多注意安全。”

“你放心。”苏姨笑起来,“最近很太平,大家都很安全。”

“对了,你们回来,小双应该很高兴。她在里屋收拾,我喊她出来。”

“你们没回来的日子,她和那几个伙计,支撑着医馆。常去街外,翘首观望,你们有没有回来。”

黎颂回眸,也朝对方招下手。

安双掀起门帘,刚走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