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9肉夹包(2 / 2)

加入书签

衙门的捕快们带着两张告示来到了凤池镇。

有认字的好事者上去读了一番,将告示的意思告知与厝边们。

“有一张是衙门盖了印的告示,上头说希望知道有关哑巴被打那件事消息的人可以站出来检举!”

“另一张是那个哑巴的家里人写的,说有能提供有用消息的人,必有重谢!”

人群里的百姓对此议论纷纷,这事情闹得不小,大家也都知道了阿平是镇上有名的读书人刘昌的外甥。

刘昌这人有头脑善经营,虽没有家财万贯,但比起大多数人已然能称得上是小富了,他的重谢,定然不少。

告示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月娘小吃铺去,苏月娘和许春喜站在家门口探头,看守在巷门口的捕快再次抓着过路的百姓问询。

问的依旧是“前日戌时前后有没有出门”或者是“有没有听见奇怪声响”之类的问题。

许春喜纳闷了,“不是说好去查李金花吗?为什么要把昨日问过的问题再问一遍?”

“大概是因为贴了有消息就给赏钱的告示吧!阿平出事在戌时,这时候算不得太晚,厝边头尾也不尽然都睡了,指不定有人知道点什么,又怕得罪厝边才不敢透露给捕快们!这回有了赏钱做饵,当是会有知情人能站出来。”

许春喜觉得苏月娘说得在理,便不多问了。

苏月娘靠在柱子边认真看着,见包子铺的头家结束了问话,她赶忙对他招了招手。

包子铺头家忙走过去,“月娘头家,有事?”

苏月娘从兜里掏出一串钱递给包子铺头家,“今天三层肉买多了,正好稀饭米饭都吃腻味了,这就想着吃点肉夹包换换口味!麻烦您帮我做二十个荷叶包!”

包子铺头家接了钱,粗略瞥了一眼,“二十个荷叶包而已,跟馒头也差不了太多!你给这么多,我都不好意思要了!”

“毕竟是特地另做一锅,您就收下吧!”

包子铺头家说什么也不肯多收钱,硬是只留了能买二十个馒头的铜板,其他的便都返还给了苏月娘。

??

肉夹包顾名思义,乃是洁白松软的荷叶包夹上炖得咸香入味的焖肉。

焖肉是肉夹包的精髓,只要焖肉焖到位了,这肉夹包一定差不了。

正好,肉夹包也是闽南宴席上常见的一道菜品,许东山在宴席班子当学徒时就经常帮着他可以掌勺的师兄焖肉。

才过申时,苏月娘就催促着许东山赶紧去将三层肉焖上。

今天的三层肉三分肥七分瘦,很是适合用来做肉夹包里的焖肉。

这一块三层肉入水之后加姜片、葱结以及料酒焯至皮肉变灰白后捞出。

等三层肉放凉时,许东山找了几根头削得尖锐的竹签子,在猪皮上扎了一通。

林大松叉着腰,看了好半晌,“大哥,你为什么要扎它?你都快把它扎成筛子了!”

许东山皱着眉看了一眼并不像筛子的三层肉,“扎洞可以让这块肉更好入味!”

林大松这才恍然大悟,而后,许东山将切肉这样简单的活交代给了林大松,自己去准备焖肉的料汁了。

家里做吃食生意,用锅紧张,许东山只能选择较少被用到的小锅来焖肉。

油烧热,往里倒入一小碗白糖,热油裹挟着白糖,很快,小锅中“擦啦”声响起,冒泡的热油将洁白的砂糖灼烧成赤色,白糖逐渐化在热油之中,“擦啦”声便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