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7开元寺斋面(2 / 2)

加入书签

来取斋面的百姓都尽量不给僧人们添麻烦,除非不恰好,不然多数人都会自带碗筷。

许东山从提篮里头取出两个空碗递给打斋面的伙计,伙计接过碗,各打上一大勺汤汁浓稠、满碗皆素的斋面。

两口子取到了斋面之后,在长廊下寻了两处空地。

开元寺的斋面是由生面煮成的,当中加入红菜、香菇、木耳、白菜等素菜。

排了许久的队,苏月娘早饿坏了,还没等许东山给她铺一块布垫在屁股下,她便在长廊上席地而坐,端着碗张大嘴巴呼噜了一口浓稠的斋面,煮得有形却软的生面中混着些爽口的脆菜,总体是菜香咸味,丝毫不输那些荤腥足的面。

“虽然没有半点荤腥,但味道还算不错!”

许东山四处张罗了一番,才坐下尝面。

他倒没发什么感慨,就只是一口接一口地往嘴里塞面。

这么一小碗面条别说许东山了,就连饭量不算大的苏月娘也就只能吃个五六分饱,还好今天带了不少贡品,两人还能吃些水果、糕点填饱肚子。

??

两人来时有吴家的驴车捎带,回时便只能徒步前行。

开元寺离家可不算近,苏月娘还没有走到承天寺便嚷嚷着脚疼走不动路。

许东山听她一抱怨,差点心疼坏了,将提篮塞给苏月娘,而后蹲下,想背着苏月娘走。

这周遭人来人往的,苏月娘也不好意思让许东山背着走,她赶忙让许东山站起来,叫他陪着自己坐在路边歇一会儿。

两人走走停停数次,又去承天寺里商谈下月初三施斋面的事情。

苏月娘正好能够出得起下月施斋面的钱,外加五个人力。

两方相谈甚欢,若非时候不早了,不然住持还要留两口子在寺里吃一顿斋饭。

……

临近傍晚,两口子终于回了家。

今日店里少了两个人干活,供应的吃食自然随之减少,两口子到家之时,店已经打烊了。

“你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正在擦桌子的许春喜见两人回来了,忙给一脸疲惫的苏月娘拉一把椅子。

“刚刚去了一趟承天寺……下月初三,咱们不开店,去承天寺做斋面!”

林大松听见这话,从厨房探出脑袋,“做斋面?做斋面的食材是承天寺那边给的吗?”

苏月娘,“我们出!”

林大师啧啧,“你才刚挣到一点钱,就这么着急撒出去,你傻不傻啊!”

许春喜皱着眉朝着林大松走去,一脚将他踹回厨房里。

“你懂什么!干你的活去!”从前许家富裕时,许春喜的阿公和爹时常往寺庙、祖厝捐钱,或者是给街上无家可归的乞丐施饭,许春喜对这样为善事出钱的行为一向是赞同的。

“我们和承天寺的人问过了,这斋面的钱算不了太多,我还是出得起的!”而后,苏月娘与大家伙说起了今日她在开元寺等斋面时的所见所闻。

至于施斋面是不是真的能叫月娘小吃铺更上一层楼尚未可知,但如此善举带来的福报定然影响久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