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1泉港浮?1(2 / 2)

加入书签

当花生汤放到阿墩面前,阿墩撅着嘴,吹了吹气,随后压下身子,就着碗沿,嘬了一口又甜又稠的花生汤。

他咂咂嘴,十分老成地道:“头家,你以后不要卖面线糊了,你卖这个吧!”

“是你自己想喝花生汤吧!”吴头家毫不留情地拆穿了孙子的小心思,接着,他摸了摸兜,“月娘啊,这花生汤多少钱!”

“这是送他的,不用给钱了!”

“最近他可没少在你这儿白吃白喝!你这么做生意也不怕亏钱!”

“我这小店虽比不上您的干货行,但也挣得不少!况且以后阿墩要是当了大官,我还能同人家说我家这店吃了个大官出来呢!”

这话说到了吴头家心坎上,他拍了拍只知道大口大口啃包子喝花生汤的孙子,“你听见没有!可不要辜负了你月娘姑姑对你的期望!”

阿墩敷衍地应了两声。

??

新灶已经风干足了五日。

昨日,许东山将手伸进灶膛里握拳敲打了一番,确认里外彻底干透,可以放开手脚做姜母鸭的生意了。

而苏月娘也与客人们透露了今日会多做姜母鸭的事情,所以,客人们便早早地上门等着姜母鸭了。

十只姜母鸭一出锅,便一口气卖出了六只,其中两只还是镇上的厝边端着自家的大汤盆来装走的。

有一桌客人是四人结伴过来的,这四人都穿着样式、花色讲究的衣裳,一瞧就是有钱人。

苏月娘给他们送姜母鸭和猪料汤时,那些人叽里咕噜地说着苏月娘听不懂的话。

这当中有一位泉州人,同苏月娘道:“早听我堂兄说你家的东西好吃,这不,我带着我这些天南海北过来泉州做生意的弟兄来尝尝你家的东西!”

苏月娘将米饭摆在四人的面前,疑惑问道:“你堂兄是……”

“我堂兄卖干货的!他说他每天都过来喝面线糊呢!”

苏月娘恍然大悟,面前这些人竟是吴头家介绍过来的。

同吴头家的堂弟寒暄了几句,苏月娘回了厨房,装了四片刚出锅的海蛎煎,并淋上一大勺甜辣,送上吴头家堂弟那一桌。

“我这儿难得有泉州之外的客人过来!这碟海蛎煎算我的,让他们好好尝尝泉州的味道!”

吴头家的堂弟自然是欣然收下了苏月娘送的海蛎煎。

苏月娘与他们道了吃好喝好后便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吴头家与朋友们讲解了这海蛎煎一番后,率先夹起一片海蛎煎塞进嘴里。

他常年在外漂泊,待在泉州生活的日子少之又少,总是食异乡茶饭,思故乡味道。

这一口海蛎煎唤醒了他记忆里家乡的味道。

同桌的兄弟们见他放慢了咀嚼的速度,不免问道:“怎么忽然嚼这么慢?不好吃吗?”

他咽下海蛎煎,笑道:“这海蛎煎味道很好,很正宗……这么多年没吃了,怪想念的……”

??

天上云边微微泛着暖金色之时,月娘小吃铺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挂上了新做的打烊门牌。

生意红火虽然叫人劳累,可落到苏月娘兜里的钱却比从前翻了一番。

如今的苏月娘对数当日挣到的钱已经不怎么热衷了??

毕竟钱越挣越多,她可没那闲功夫去数那三四千文的钱。

钱匣子里的钱已经满到溢出来了,苏月娘留足了一笔明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