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3蒜蓉枝1(1 / 2)

加入书签

新灶还没砌好,姜母鸭的生意暂时做不了太大。

于是苏月娘琢磨了一晚上,决定中午傍晚各售两只姜母鸭,先让小部分客人将自家的姜母鸭宣扬出去,等新灶砌好了,这门生意自然就能做大起来。

林富贵的鸭子明日起送,苏月娘与红姑、对门林阿婆还有阿莲的娘谈好了在她们家中放鸭子的事情,并给了她们一笔钱作为报酬。

……

反正明日就有鸭子可用了,苏月娘也没太执着于今日的生意,只让许东山去外头收来了十四只散鸭。

四只做姜母鸭,十只做咸水鸭。

姜母鸭这东西味道可比咸水鸭浓郁多了,鸭肉才刚刚下锅,辛辣丰富的味道便飘得到处都是。

曾经因为独特的香味吸引了许多客人的咸水鸭竟然闻不见半点味道。

还没到饭点,同住一条巷子的厝边便带着钱去到月娘小吃铺等着姜母鸭出锅。

“你家这姜母鸭的香味从巷头飘到了我们巷尾里!正好今天我女儿女婿要带着我外孙回来,我买一只,一家人一起尝一尝!”

这是第一个捧场自家姜母鸭的客人,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巷厝边,苏月娘不仅少收了点钱,还在姜母鸭出锅之后叫林大松帮忙将炖煲端到那厝边的家中。

厝边家不远,离月娘面线糊店也就百来步。

林大松这人爱笑又好礼,巷子深处的一些厝边知道他是许家的女婿,纷纷同他问候两句。

林大松也就是在路上耽搁了一会儿,等他回了店里,余下的一只姜母鸭被分为四份卖了三份,还有最后一份正在被两位客人争抢。

“是我先和月娘头家开的口!”

“明明是我才对!”

苏月娘半句话都插不进去,只好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吵。

许东山听见外头的叫嚷,放下锅铲想出来劝架,还不等他开口,外头便传来了李金花的吆喝。

“卖姜母鸭喽!刚刚出锅的姜母鸭!一份只要十文钱!”

这价钱,比月娘小吃铺的还要便宜两文。

那两个客人自己消停了下来。

“大家都是熟人,在这儿吵也叫你难做生意!今天我就先去隔壁吃!下次再来尝你家的!”其中一位提出要走。

“你不吃我吃!月娘头家,你把最后一份给我上了!”另一人自己寻了个位置坐下。

事情解决了,苏月娘拉着许东山一起回厨房给客人准备姜母鸭。

“你看他们都没尝过咱们的姜母鸭,就抢得死去活来的!你说……我那炖煲是不是买少了……”

许东山先捞出老姜母片垫在碟底,而后再将姜母鸭块盛出,“再多的话,家里也没地方摆了。”

苏月娘在白米饭上放上一小把炒得油亮的小白菜,“等有钱了,咱们把厨房盖大一些!这样就不用因为地方不够大而把生意做得缩手缩脚的。”

许东山抬头,透过小窗,看向外头,依苏月娘说的,这儿会越来越大……

这可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会有这么一天的。”许东山将米饭与姜母鸭放在托盘中,端了出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