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大水牛(1 / 2)

加入书签

大院里问了半天,知青们大部分都是本省的,有的从省城来,有的从市里来。

剩下那一小撮也是隔壁省的,这都算远的了。

有个江知青了解得多些,见王水桃打听有没有黑省来的知青,就说道:“这能在本省下乡的都在本省了,黑省的人大老远跑这儿来,那人缘得多差啊,得是杀了知青办的爹了吧。”

其实现在的知青下乡大多数还是安置在附近的农村和农场,不会把人调去那么远的地方。

王水桃想到这个办法是因为看的很多部年代剧中总有南方知青去东三省下乡的,然后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种种故事。

就以为现在的知青是全国胡乱发货的。

但现在没找到,她也有些泄气。

大队长没忍住问了一句:“找黑省的人做什么啊?厂子有任务?”

王水桃一通叽里咕噜,把事情说了。

刚才说话的江知青欲言又止的,但王水桃和大队长都没看见,走了。

虽然得知知青很有可能都是本地人的消息,但还是要去隔壁大队问问的。

万一呢,对吧。

很可惜,一无所获。

赶在天黑前回到家,王水桃觉得今天走了有十万步那么多,拿起桌子上的放好的凉白开猛猛往肚子里倒。

喝完一抹嘴,王水桃才想起来问:“嫂子,是烧开晾凉的水吧,不是井水吧。”

孙妙坐在旁边,右侧抓着悠车,应了一声。

小姑子之前说过不让她喝生水,她一直都有听的。

哪怕婆婆成天骂她是榆木脑袋,不知道变通,说什么小姑子在县城根本不会清楚家里的事。

但孙妙还是想听小姑子的话,都是小姑子,家里现在才吃饱饭了。

即使婆婆每次吃饭都要连哭带叹的感慨公公现在的日子不知道多难过,也不耽搁她吃得嗷嗷快。

家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带肉了。

上回小姑子到家来,还帮着写信来着,说会寄给进步哥。

她有好多话,整整写了五页纸,婆婆都嫌她浪费东西,小姑子也不觉得烦。

悠车里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脸蛋鼓鼓的。

小姑子说这叫婴儿肥,每个娃娃都会有。

其实这是小姑子难得说错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还没生养过的缘故。

大部分小孩都是皮包骨的,哪有什么婴儿肥。

再说到儿子女儿,其实孙妙还是觉得男孩儿更重要,但是小姑子说要一碗水端平,她实在不敢不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