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嫂子(1 / 2)

加入书签

《团圆年》这部年代剧的中心是跟着孙妙走的,所以钱丽菊去糖厂工作的戏份不多。

大多数都是回来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以口述的形式展现出来,无非就是和哪个人吵架了,和哪个人打架了,领导们都帮着别人不帮她了。

桌子上的都是她晚辈,自然相信她,对厂子的印象也不很好。

因为钱丽菊本身其实在外人面前是一个相当好相处的人,后来大家才知道是为了把工作让给别人做铺垫而已。

为此,钱丽菊甚至宁可毁坏自己的名声。

后来,剧情中的争夺工作闹剧结束之后,原来的小姑子入职。

进了县城获得户口,但也没有讲述太多厂子中的情况,大部分时候是在相亲。

所以,在王水桃进入糖厂后遇到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陌生的。

在那里待了太久,都快要忘了自己原剧情是多么的鸡飞狗跳,多么的无理取闹。

里面的每一个主角好像都有自己的可怜之处,刚要同情,让人咬牙切齿的可恨之处就冒出来,明晃晃戳进你眼睛里了。

直到今天看见这两个孩子。

王水桃才猛然想起嫂子孙妙虽然因为害怕被卖给一个老头子而逃离了家庭。但这是她被逼迫到极限之后的表现。

本质上对于卖了姐姐给弟弟换来一点儿彩礼她其实是无所谓的,只不过对象是一个老头在她接受范围之外而已。

所以孙妙本人并没有挣扎出这个重男轻女的轮回。

想必在家中也是将更多的奶水或者说米糊之类的东西留给了侄子。

基于这段时间和孙妙相处下来的切身体会,王水桃认为,她本人对家人是极具奉献精神的。

那叫一个言听计从。

又因为她本身性子的软弱。王水桃在遇到自己看不顺眼的事的时候,难得劝解起来是这样的温声细语。

只是简单地说起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应当抛弃封建糟粕,外面的墙上也用红漆刷着生男生女都一样。

到讲述一个从小在偏心家庭长大的女孩儿,长大以后会是叛逆的,会是容易被骗的。

问孙妙是不是忍心看到自己的女儿变成那样。

再引申到她在家中受到的委屈,所以下一辈不应当再重蹈覆辙。

王水桃与孙妙谈了很多很多,但她并没有当过什么心理教师,甚至不知道自己说的嫂子有没有听进去。

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老师的无奈感,学生不出声,只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的话,知识到底有没有进入她的大脑呢?

直到看见孙妙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都指缝间溢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