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大量购入(2 / 2)

加入书签

“江南有多少煤矿了?”

“只有九座,多在黔、川,江南六路目前还没有。”

南王皱眉,依托煤矿开设供销社,太远了。

江南几路,都没有煤矿吗?

“那就先北方再南方吧,不能急。”

借助他楚王府的名头,倒是可以开上几家雪花盐的店铺。

可目前看来,没必要,还不到这个时候。

雪花盐出自皇家,可还是没有揭开的秘密。

赵清虎没有参与讨论,这些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

王三爷,黑了良心的奸商,他知道怎么坑人钱。

他在乎的,是这个月送上来的,各大煤矿的产量。

皇家煤炭商会出售的无烟煤有两种,其一就是制作好的蜂窝煤,搭配还会销售煤炉,大大小小的规格都有。

一些酒楼食肆,火力要求高,他们可以用三眼煤炉,同时容纳三排蜂窝煤,火力旺。

除此之外,那就是碎煤。

洗过的煤炭,直接售卖。

铁匠铺、银匠铺,都能用上。

此外,赵清虎打算把蜂窝煤的制作办法外传。

如此,寻常百姓也能购入碎煤,自己掺和黄泥搅拌,用模子自己制作蜂窝煤。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其一就是节省运输成本。

无烟煤做成蜂窝煤,里面可是要掺和一半以上的黄泥。

节省一些的,甚至可以掺和进去三分之二黄泥。运输碎煤,比运输蜂窝煤节省一半成本。

再有,就是能减少制作蜂窝煤的工作量,少用一些工人。

无烟煤原本就是薄利多销,利润不多,能省就省。

百姓直接购买碎煤,自己制作无烟煤,能节省不少银钱。

这部分的工作量让出去,有利无害。

按照煤炭商会汇总的消息,辽东虽然也开了煤矿,可目前还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其他地方输送。

而直隶这里,无烟煤已经彻底铺出去。

不仅是府城、县城有,所有镇子上都有。

果然啊,投入多,才能彻底铺开。

其他地方,目前连县城都无法做到全部铺货。

赵清虎想着,是不是要把煤炭运输最后一段距离外包出去。

光靠煤炭商会,想要做到全面铺开,耗时耗力,若是把商贾引进来,能大大缩短时间。

事情一旦开始,果然是千头万绪,没有想象中简单。

“对了赵老弟,南方传来了消息,你让找的橡胶树找到了,他们已经带着橡胶往京城来了!”

闻听此言,赵清虎双眼一亮,这可真是好消息。

五人商议了一番,又把天南伯、胡志英请了过来。

赵清虎说了一下无烟煤外包的事情。

众人议论一番,都感觉可行。

反正,皇家煤炭商会,多得是商贾股东,外包给他们就行。

而李成府邸上,气氛就不是很好了。

“该死,他们到底有多少雪花盐?”

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投入数十万两白银。

但是,那雪花盐店铺,依旧供给充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