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东州18(2 / 2)

加入书签

她或许不应该承受入狱之重责,她需要的是更好地指导和教育。

而能够教育和保护她的人,张清时决定在向陛下陈述实情时主动申请,也算是还她一份恩情。

思绪结一下被解开,张清时神色也舒缓了很多,还很认真地向温玉征得她的意见:

“温玉,如果出去以后,我许你自由,你还会选择继续跟着我吗?”

“怎么好端端地又说这个?”

温玉不解地问道,难道是郎君出了此处又要做下一个更危险的任务,而又要给自己寻个好去处吗?

可是金窝银窝哪有自己的“狗窝”好?

郎君为何总是要抛弃自己?

温玉咬了一大口鱼肉,略微有些生气道:“郎君,温玉说过了,温玉想一直陪在郎君身边,哪也不去,郎君别总想着??”

“好!”

张清时这次出乎意料地打断了温玉说话,而且还独独说了个“好”字。

好什么?

温玉不由地去意会郎君说的这个“好”字的意味。

难道是说郎君再也不会抛下她一个人?不管任何时候发生任何事情都会带上她?

想着想着,少女的一份喜悦跃然于脸上,手上的那条鱼除了鱼和溪水的味道,还偷然夹杂了一丝甜。

一丝像糖葫芦的甜!

虽然张清时此刻并不知晓他这句话后能够给温玉带来多少欢喜,但他的心底已然跟着有些悸动。

愁人绵长的雨滴已经落完,灰色的云层已然散去,接踵而至的便是那红彤彤的晚霞,给整个山林间都染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是暖橘色的微光夹杂着一丝玫瑰色的轻纱。

傍晚时刻悄然来临,惬意的氛围中温玉才察觉起要思考着晚上两个人如何歇息的这个问题。

郎君身体娇贵且还虚弱着,温玉总不至于让郎君和她一起睡在这种冰凉冷硬的地面上面吧。

看着洞穴外的漫卷云舒,层林尽染,温玉决定要亲手给郎君制一张“床”。

毕竟这山林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和树,而树上最不缺的是什么?

是树叶!

因此,温玉便随意跟郎君寻了个摘果子的由头转身去洞穴外的一颗大树上摘树叶。

这树置于洞穴外有好几颗,温玉虽不知道树名是什么,只知道在树脚下捡的那几片落叶质地柔软,用来铺床想来也很舒适。

且这树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刚好也适合攀爬。

于是温玉又一次挽起袖子,两手抱住粗壮的树臂,然后两脚一蹬,再双腿一夹,她就活像个树懒挂在树上。

野外没有工具,她只能借着腿部的力量,一点一点爬到树梢上,然后再轻轻地摇晃,新鲜的落叶就纷纷扬扬地洒在地上。

继而,温玉转身又换了根树梢,再摇晃,直至地上铺盖了一层厚厚的红色地毯,温玉才从树上慢慢下来。

双脚踩在这“地毯”上有浓浓的舒适感,温玉想这些应该就足够了,然后她开始一捧一捧接力地把它们都带回洞穴。

起初张清时真以为温玉是摘到果子回来了,可她却往往复复很多次,步履匆忙,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于是趁她又出去的时间,他准备摸索着起身。

可在茫茫黑暗中,他却突然找不到支撑点,手指干硬地抓着地面,怎么也起不了身。

原以为失明顶多是看不见人的面容和物的色彩,没想到连身体的机能和灵敏也跟着丧失。

张清时心底默默多了份丧气,可尽管这样,他还是选择很坦然地去面对。

或许是圣贤书读多的缘故,他并不会觉得身体的残缺能影响他什么,他向来都是如此,从逆境中逢生。

生为庶子,凭借着聪慧被选上太子伴读。

苦读寒窗十年,考取进士。

当官也是从跑腿官吏一步步勤勉建功到达刺史这一职位。

他一直都是从苦中走来,所以失明,他也觉得自己能克服,丝毫不会耽误他自己对“忠君报国”的追求。

于是这次,他也愿意尝试去努力。

如果“直接”站不起来,那他可以手在地上找各个方向的支撑点,直到找到能将他身体支撑起来的方向。

借着那个方向,他微微支撑起一点上身空间,接着他将膝盖抵在地上,借着膝盖的力,他成功支起了上半身。

然后再将手摸索着放在岩壁上,手用力抓住那些突出的石块,在它们支撑下,张清时这才成功地慢慢从地上站了起来。

可还微松口气,站起来时比地面更少了支撑物,所以那一瞬间,铺天的失衡感和虚无感紧紧包裹着他全身。

他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伸手在空中挥舞,企图想抓些什么。

可什么也抓不到。

仿佛置于深渊的深处,无穷无尽地陷入一个下坠的空间。

他身体微颤,开始摇摇晃晃,像风中摇曳的枯叶,始终都有下坠的一刻。

他努力想保持平衡,可事情愈想愈陷入一个糟糕的境界,最终抵不过失衡感,他往地下坠去。

好在,在落叶终将落地的那一刻。

有一双手接住了他。

他几乎是全身倒在一个小小的但又温暖的怀抱里。

“对……对不起。”

张清时满心歉意,他觉得他给温玉制造了麻烦,实在是对不住,所以立刻慌忙地起身。

可他唯一支撑的是她的身子,又没有任何的支撑物,他又不会选择去借此机会去碰她。

于是他所有的举动都成了徒劳。

好在,下一秒,温玉的声音像那轻柔的微风,抚平了他内心的焦躁和抑郁。

“郎君,我帮你!”

说着,温玉慢慢挪开了身子,仅用手去扶着他的手臂。

让他慢慢保持平衡,找回他失去的失衡感。

然后再牵引着他往前走。

他举步维艰,她就耐心等待。

他成功迈出一小步,她就笑着夸奖:

“郎君,很棒,我们再尝试一下。”

在温玉的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