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帷幕徐开(7)(1 / 2)

加入书签

真正受楚凌重视的,其实不是镇市,而是生产力,想要持续推动大虞变革,就必须要改变经济模式。

使大虞从农耕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步朝向农工商等多元化经济格局倾斜,只是这要一步步来。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是楚凌做了充分调查与总结,要在大虞实现的第一阶段,即集中各项资源、人力、财力等,构建起以流水作业为主导,附以标准化的产业集群,如果能促成此事,则大虞的底蕴及韧性会持续增强。

分布在京畿道各地的那批镇市,更多从事的是牵扯民用层面,而以这批镇市作为掩护,是一批涉及军工层面的。

“臣…军器监,苍卜,拜见陛下!”

“臣…少府监,鲍洪,拜见陛下!”

“臣…将作监,芮良,拜见……”

一道接一道行礼声响起,打破了大兴殿的平静。

“免礼吧。”

“臣等叩谢天恩!”

苍卜、鲍洪、芮良几人作揖再拜。

殿内再度恢复平静。

垂手而立的几人,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作为大虞中枢重臣,对于近来朝野的改变,他们是清楚的。

跟先前比起来,不知有多少对今上敬畏更盛。

“军器监在虞都及京畿治下,所筹联合诸坊怎样了?”楚凌放下御笔,看向御前所站诸臣,目光落在苍卜身上。

“九门提督府筹设,南北两军改制,羽林军、上林军等部,这对甲胄,军械,骑具,器械等需求极大。”

“特别是在北伐一役中,通过战争考验的那批军械器械,不仅要满足中枢诸军各部列装需求,更要满足备战储存,军器监的担子可不轻啊。”

“启禀陛下!”

苍卜上前走了数步,掏出奏疏的那刹,顺势作揖拜道:“截止到今下,军器监在虞都及京畿治下,合计筹建联合诸坊二十一处。”

“尊奉陛下旨意,上述二十一处联合诸坊,所筹一应工坊,满足对甲胄、弓弩、刀剑、盾牌……”

苍卜在如实禀明下,李忠已接过军器监奏疏,将其呈递到楚凌跟前,楚凌边听苍卜所讲,边御览所持奏疏。

对于军备武装的需求,大虞今后是呈持续增幅趋势的,不管是军改推动,亦或是对外战争,都需要更为精良的军备武装,如此方能不断提升大虞军队的战力,以确保在对战强敌下取得一场场大胜。

如此需求庞大,类目繁杂的军备武装,绝非是楚凌在上林苑鼓捣的那些,就能够得到满足的。

故而有对应有司,来专司军工层面的发展,是极其有必要的。

在正统五年的那场北伐前,军器监在更换主官,叫苍卜执掌该监下,进行了内部整顿整饬,摸清楚所辖各类实况,这是为了挤破其中虚头,使军器监轻装上阵,而此后军器监又明确了奖惩、晋升、淘汰、培养、运转等措施新规,这是为了叫军器监上下充满干劲与斗志,让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有所付出,就能得到对应的赏赐与晋升,反之就是惩处与淘汰!!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最该出现的领域就是军工,唯有在此领域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态势,方能在确保品质下不断提升产量。

而在军器监梳理与整饬后,趁着北伐一役这一外部因素的刺激,一批批钱粮与资源倾斜到了军器监,由此也使军器监迎来一次大发展。

“卿的成绩是斐然的。”

楚凌看着所持奏疏,露出欣慰的笑容,“截止到今下,军器监下辖的二十一处联合诸坊,工匠及学徒规模超过三万众,各级位置、评衔皆已明确,对应俸禄、月钱皆定,人心齐了,干劲才能更足啊。”

“臣不敢贪功。”

苍卜忙作揖拜道:“这是臣及军器监诸僚勠力同心下,方能取得如此成效,如若不然,仅靠臣一人,断不能将军器监梳理并运转起来。”

楚凌的眸中闪过赞许之色。

不贪功,有分寸,懂军工。

苍卜这位军器监是没有选错的。

想叫马儿跑,就要勤喂草。

不能什么都不给,只是一味地索取。

这终究是不能长久的。

“…陛下,军器监眼下有两大难题,臣等此前想过各种法子解决,但是却都见效甚微。”苍卜犹豫了许久,还是决意将心中所想讲出。

“讲。”

楚凌合上奏疏,看向苍卜道。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也是他召开这次御前廷议的原因。

“随着联合诸坊的产量提升,军器监对铁料、木料、筋、桐油等物需求增加很多。”苍卜组织着语言,如实对天子禀明情况。

“铁料这方面,虽说军器监筹设有冶炼工坊,但是需求还是得不到满足,另外就是采买钱财了……”

归根到底还是钱啊。

楚凌双眼微眯,心底生出感慨,经过改造的军器监,今后所辖联合诸坊越多,那体量就越是庞大,如此这就像吞金兽一般,每日消耗的钱粮都是极庞大的。

“少府监。”

在讲完后,楚凌没有直接回答苍卜,而是看向鲍洪。

“臣在!”

鲍洪当即上前道。

“经上林苑有司指导,隶属于少府监煤油产业,今下进行的怎样了?”楚凌看着鲍洪,没有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道。

煤油有多暴利,楚凌是知晓的。

也是这样,楚凌将该产业最终拨至少府监。

煤油的研制与提炼,是上林苑军备局所辖油料坊进行的,眼下该技术已经成熟,对应有司人员,负责指导少府监所设煤油局,进行生产筹备等各项事宜。

除了煤油以外,还有不少能研制的,故而军备局所辖油料坊,还要进行别的研制。

其实到这一步,楚凌的部署就很明确了。

在上林苑的军备局,是从事各项研究的精英集结地,而研究出来的对应产物,则交由对应有司来负责发展与运转。

“启禀陛下。”

鲍洪作揖拜道:“今下少府监所辖煤油局,所筹煤油提炼工坊,合计日产煤油七百余桶,每桶重三百斤,截止到今下储存的煤油,合计有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九桶……”

“还是太少了。”

不等鲍洪讲下去,楚凌皱眉道:“等到边榷员额竞拍一事结束,朕会让榷关总署对外进行煤油员额竞拍,就这点储备如何能满足民间所需。”

“臣有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