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残局(1 / 2)

加入书签

众将领纷纷转头向后看去,来人赫然是唐宿舟,对这位常在太子和皇上身边混迹的近臣,众位将领还是不想得罪的。

于是他们纷纷见礼,主座上的那位有皇上亲赐的玉牌又怎样,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况且虎符在谁手中,就听谁的,现在二皇子殿下可还躺着呢。

那么如果二皇子殿下出了什么事,这兵权该谁拿,若不是陛下,他们该不该听,该听谁的,那都不是一定的。

唐宿舟却走上前去,对着主位行了一礼,“大人,宿舟认为,屠城之事要三思,还有许多无辜百姓,何况销茶时军民一心,若是此时过河拆桥,怕是会寒了民心。”

底下那个先提屠城的将领又先反对,“不行,放那些人出来就是祸害,京中离云城如此之近,此等祸患会危及其他百姓,绝不能心软。”

主位上那人点了点头,却只说了两个字,“屠城。”

唐宿舟站在门口,寸步不让,“大人,还请您再考虑一下。”

那几个将领此时对唐宿舟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先前进言的那位将军说道,“唐大人,你虽然是风云大比第二试的监正官,又有云城一案的受理权,但无权命令重武军吧。”

这人就差把你没兵权,赶紧让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写在脸上了。

唐宿舟也不恼,就站在门口,一副有本事你把我打死的架势,往日唐宿舟行事都极为沉稳,传言他是太子周崇昱手下的人不足为奇。

像是太子殿下对外表现极为得民心,每每外出到访地方,待百姓亲和,帝王之术,骑射文书,样样出类拔萃,是为再合适不过的储君人选。

唐宿舟在百姓眼里,自然也是良臣,是大楚的栋梁之材。

可是对上云城这次,唐宿舟竟带了些九皇子周崇宇那破皮无赖的劲,脸皮是越来越厚了,和从前见人三分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谓是两边不得罪,如今这样,简直反常。

主位上的那人见唐宿舟这样,没有迟疑,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等不来的,再坚持最后的结果也都是一样。”

唐宿舟面上显露出惊诧,他怎么知道我在等圣旨,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每次面圣,皇上也允许他带着面具。

朝中无一人知晓这人的来历,尽管戴着面具,他也不轻易露面就是了,除了京中官员,地方官员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人。

没有官职,没有姓名,没有任何关于他的信息流出,像是这世间凭空多出了这么个人。

唐宿舟不肯离开,一个文官面对武官在这种堵门的时候自然是不怎么管用,他只能看着这几位将领出去修整,随时待命屠城。

唐宿舟被点了穴位,全身动弹不得,坐在帐中,主位上的那位在所有人都出去后,走到他面前。

那人的靴子捻着砂砾,发出不怎么好听的声音,他看着唐宿舟,“你早知道等不来那道从长计议的圣旨,毕竟之前从长计议了那么久,你的目的是重武军,这简直是除掉二皇子势力的绝佳机会,对吗?”

唐宿舟一动不动,不说话闭眼等着。

“不说话那我就继续说了,你方才的惊诧都是装的吧,不过,你的心思怕是要扑空了。”那黑衣人语气平静,好似他只是在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

唐宿舟此时没有保持沉默,十分平静地说道,“大人,您说的每个字我都能听懂,可连在一起,下官愚钝,实在有些不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