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太子(2 / 2)

加入书签

自那日上清楼遇见后,章琦一行人同谢知远等人的关系急转直下,几乎到了走在路上横眉冷对的关系。当然,章琦与谢知远本人不会如此,更多的还是支持他们的人在暗暗较劲。

逐渐地,这场从“更看好谁当状元”的赌局渐渐演化成了京城世家子弟与新科士子之间的矛盾,范围也从翰林院扩大至全京城。

起初,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章琦虽有其父为他保驾护航,但终归是新人,陛下一时兴起召见后便忘了。

直到前些时候,一位士子在湖边泛舟时,作了一首诗,诗中提到了一个词??“槐花”。

槐花落,举子忙。

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联想到了这句话,有人将其视为一种信号,开始大肆攻伐对面。

自此,这场两派之间的矛盾从暗中较劲被搬上了明面,无数诗文纷飞,直闹到上头看不下去,将章琦、谢知远喊去。

见他们的人是礼部尚书,亦是他们两人的座师陶凯。

陶凯先是慰问了他们几句,而后直奔主题,问谢知远最近是怎么一回事。

谢知远垂眸,只说是同僚之间闹了些不愉快,争吵了几番,过些时日便好了。

陶凯又问章琦。

章琦亦说没什么事,只是两派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又都刚刚出仕,难免产生了些摩擦。

陶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二人一眼,说道:“我不管你们私下里有什么不愉快也好、摩擦也好,都不要给我弄到明面上来,闹到陛下面前谁脸上也不好看,明白吗?”

二人垂首听训,陶凯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就让他们离开了。

这件事过后,谢知远与章琦与身边的人都交代又交代,嘱咐再嘱咐,两派这才消停了些时日。只是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二人能够控制得了的了。

尤其,有人在僵局上添了把火。

这人,是太和帝。

他没做什么,只是将章琦叫过去,说他在当时番邦来时,偶遇其使者遭人算计,上前为其争辩一事做的好,显露我天朝风范云云,夸奖了几句、奖了些笔墨。

这都几个月前的事了,众人也不知道太和帝是怎么突然想起这一茬将章琦叫过去的。此时他们心中唯有一个想法,这一局,是世家们赢了。

隔了几日,太和帝又将谢知远、宋昭明叫过去训了一顿,没说理由,只单纯地说了他们几句就叫他们下去,叫人一头雾水。

谢知远等人知道的要更多些。

他们接近御前,虽则猜不出太和帝的具体想法,但也能从近期的朝局中推断几分。接近秋收,南边蛮夷来犯,朝中将领多是世家出身,太和帝要靠着他们稳定边疆,自然得先敲打敲打正和世家子弟打擂台的他们。

世家子弟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个个耀武扬威的,那些士子们只能受着,憋了一肚子气,连带着埋怨起谢知远、宋昭明等人不争气。

他们两边受气,有苦说不出,此时面对宋昭清,一股脑地将这几月来的苦水都给倒了出来。

宋昭清听得愣神,没想到这段时间里竟发生了这么多事,怪不得那些个御史最近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