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上榜!(2 / 2)

加入书签

状元谢知远,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榜眼章琦,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探花宋昭明,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接着便是殿试第四名,二甲第一名宋昭清,赐进士出身,授正七品督查院经历司都事。

宋昭清听到自己的名字,正准备按照先前礼官教导的礼仪上前行礼,听到自己被授官动作微滞了一瞬。以礼,二甲进士需参加朝考,考过者可成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深造,其余者会经吏部铨选后直接授官,但也需要等待职位空缺,鲜少有新科进士可直接授官的。

虽说深造后也需要出来做官,可是在奉天殿前由皇帝亲授意义究竟不同。宋昭清从行礼到回位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比刚才一甲三位引起的风波还要大。若目光能化为实质,宋昭清觉着自己现在估计已是千疮百孔。

宋昭清沉默地接了旨,对于这份特殊的殊荣,她却觉得是极大的讽刺。

她靠着殿试上的谄媚之言、靠踩着一位无辜女子的脊背进了应直言进谏、监察百官的督查院,这份殊荣,不如不要。

宋昭清心想幸好不是御史,只是个行政辅官,不然她只怕要更羞愤了。

这些心思宋昭清只能藏在心底,不足以与外人道。等散朝后,她还要参加簪花巡游、恩荣宴,与四面八方的人寒暄交谈。

她骑马跟在一甲前三名之后,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这样的情境下,宋昭清内心的烦闷也被吹散不少。

事已至此,那便好好干吧。

自放榜到新科进士上任,期间有一月的时间可供他们回乡探亲。

宋家一连出了探花和二甲头名两位名人,这一个月门房收帖子就没有停过,或是来见两位新科进士的同科学子,或是借宋二爷的名义想见见两位进士的在职官员,总之宋昭清和宋昭明这月见了不少人。先前想快马回苏州向祖父、父亲报喜的心思也歇了,直至上任前一晚,宋家才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宋二爷让人叫两位侄子到正堂来吃饭。

有关各部各衙门的情况、一些官场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宋二爷前几日都与他们二人说过了,今日算是为他们二人走马上任践行。

探花入翰林院是循例,又有谢知远与章琦一道,宋昭明的境况比起宋昭清要好上不少,除了协助修史、编书,日常便是换了个地方读书研究学问。

这几日,宋昭清也了解了一些有关经历司的事。经历司虽也设在督察院下属,但主要负责协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主掌文书收发与档案管理,是个边角官员。

宋二爷让人为宋昭清、宋昭明二人斟酒,端起酒杯敬他们,二人连忙端起酒杯饮了这杯酒,“清哥儿、明哥儿。明日入仕,叔父赠一言‘处世当如松立岩间,稳而有节;行事宜月照千江,明而不耀。’名比才高,非长久之计。务必戒骄戒躁,不卑不亢。”

来京不过半年,宋二爷鬓边已添上了几簇白发,他用温润而慈蔼的目光的目光盯着宋家小辈中最出众的两位侄子,又敬了一杯酒:“京城水深,你们父亲都不在身边,若遇到什么事,切不可害羞,务必要与我相商。”

宋昭清宋昭明皆郑重地点了点头,喝了这杯酒。

要说宋家的喜事,其实不止科考这一件事。前不久,宋二爷升职了。

母丧,宋叔明以工部郎中职回乡丁忧三年,复职后宋叔明任吏部郎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