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殿试(2 / 2)
太和帝含了口水吐在杯子里,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问:“现在几时了?”
“回皇上,此时已未时一刻了。”卫宏恭谨地答道。
太和帝轻咳了一声,换了个姿势靠在椅背上,朝着还跪着的两人挥挥手,“两位爱卿还跪着作甚,该考试了,叫考生们看到了平白添笑话。”
两人连道不敢,纷纷谢恩,起身,一旁立马有小太监将他们扶起来再安静地退下。
三人落座之后,便有太监将下午第一批的考生带进来。
考生先行五拜三叩之礼,先由皇帝礼貌性慰问几句,之后便由主考官代皇帝宣布本场题目。
宋昭清跪在左列第一,按理她将会先回答,是以要仔细听考官说的话。
陶凯年老声音低沉却很清晰:“朕观历代兴衰,法治与德治皆为治国要旨。然秦以法亡,汉以仁兴,唐兼用儒法而盛,宋重文抑武而弊。今朕欲平衡二者,使天下大治,当如何取舍?卿请相陈利弊,毋隐。”
宋昭清想了想,答曰:“陛下欲平衡法治与德治,此乃治国之大本。臣以为,二者不可偏废,需‘以德以基,以法为用’,循唐宗‘德刑兼济’之策,避秦之苛、宋之柔,方可臻于至治。”宋昭清又举了两个例子,随后弯腰拜谢,算是答过了这题。
其后几个考生答的与宋昭清都当差不差,之后越往后能答的空间越少,便有几位考生选了应更重视德治、更重法治来答。
宋昭清在其他考生答题时偷偷抬眼看了看殿上此时的场景。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撑着下巴靠在椅背上的太和帝,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左首坐着的是陶凯,他正对着回答的学子频频点头,虽然作答的学生没有一个能看到的。刘楚先和曾青崖坐在右位,宋昭清还想偷瞄,冷不丁对上曾青崖对上不满的视线,心下一惊,立马敛目低头乖巧状。
随着最后一名考生作答完毕,按流程众考生已经准备磕头谢恩离开了,口试本就是在皇帝面前走个流程,真正的名次是由昨天的卷纸决定的。
但主持了许多场殿试的太和帝显然没有这个过场意识,他随手指了指个几个考生问:“卿等说治国应以德为先,若王子犯法,当如何罚?”
众考生都低着头,自是不知道皇帝有没有指到自己,但一旁已经有机灵的小太监提醒了他们。宋昭清本是肯定自己不在其中之列,却也收到了小太监的提醒。
她明白,许是她答的早,皇帝根本不记得她回答了什么,只好随手一指。面对金口一言的皇帝,宋昭清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尽力思考自己该回答什么。
宋昭清这次是最后一个回答,等轮到她时,已经有考生把“应遵循古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子为君父之子,儒家以孝治天下,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