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9章(2 / 2)
扶苏明白父亲的意思,上辈子这个时候,他作为一个在封建社会土生土长的人,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黔首从生下来开始,他们这辈子就只做三件事,那就是种地、服兵役和服徭役,吃好喝好享受人生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这是商君之法对黔首们的要求。
商鞅,或者说法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安稳,才能巩固君王的地位。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套不能让大秦长久,他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外儒内法,这是汉朝人试验成功的一套经验,儒家那套天人感应的说法的确很适合蒙骗百姓,巩固统治。
但,扶苏是从小接受法家教育长大的,就算过了两千多年,他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骨子里他更认同的仍然是法家这一套,让他去接受儒家?真的太难为人了。
再者说,齐鲁的博士们对秦国的偏见和鄙夷,还有他们的阴阳怪气不识好歹,扶苏上辈子领教过了,他可不想让他父亲再去受这些博士的委屈了。
所以,儒家还是离秦国远点吧,法家纵然有不合宜的,改改就十分好用了。
扶苏一心二用地点头:“不只是人工孵蛋,劁猪技术也该传往民间,还有磨盘,铁锅就算了,如今我们秦国尚未征服六国,要先紧着打造兵刃。”
嬴政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问道:“寡人并没有给你找墨家的老师,你自己看过墨翟的书?”
扶苏这些话在嬴政听来,那些儒生倡导的什么仁爱已经不足以概括,这倒像墨家那一套,什么“兼爱”这种让人一听就嗤之以鼻的说法,嬴政是很厌恶的。
扶苏摇头:“阿父,我没有看过他的书,我要看吗?”
这的确是一句实话,扶苏并没有怎么了解过墨家学说,即便是上辈子,在他出生的那个时间,墨家已经很衰落了,像他这样的王家公子,基本上不会被要求读墨家的书,除非是出于个人兴趣。
但现在扶苏的看法却有不同,墨家的学说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行,但他们是有可用之处的。
和儒家那套虚无缥缈的天人感应不同,墨家,他是讲科学的!
大秦需要科学!
扶苏将这件事记在心中,想着往后能征召些墨家子弟来咸阳就好了。
嬴政想读什么读,不读都能有这种可怕的想法了,再读还了得?
照理来说,扶苏的老师们也好,先王们也好,不会有谁教扶苏这些东西,那他是怎么有了这些想法的?总不能是天生的?
仁爱。
这两个字在嬴政喉舌间滚了滚,秦人骁勇,这两个字不该和秦国的大公子有关联。
嬴政道:“那些东西不必费心去读,你先读一读商君书。”
最适合他们秦国的,还是商君之法,还是法家之术。
扶苏却道:“我已经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