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016(1 / 2)

加入书签

蒋栀礼这会儿正反省自己格局没谈叙大,寻思着怪不得人家能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小弟呢,就听秦奋眼尖地指着她手里的衣服,“那不是谈叙的衣服吗?”

蒋栀礼瞠目结舌。

这都能认得出来?

这个年纪混社会的中二少年对自家老大的忠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变态程度了吗?!

蒋栀礼如此震惊又如此复杂的表情,让秦奋忙不迭解释,“我看那衣服领子上有个五角星,谈叙的衣服上也有个一模一样的五角星。”

谈叙这人以前打篮球时会把校服扔观众席上,但对方队伍也会把校服扔观众席,一来二去,就经常有傻逼不小心拿错衣服。

为了区分出自己的衣服,谈叙这人习惯在自己校服衣领左侧画个五角星,说这是谈叙哥哥专属记号。

所以当看见搭在蒋栀礼手上的衣服左领子上也有个指甲盖大小的五角连星时,秦奋第一反应就是那不是谈叙的校服吗?

没想到真是谈叙的。

蒋栀礼一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神情把衣服递给他,顺带好心地告诉他谈叙此时正在门口罚站呢。

既然有好心人代她把衣服送过去,也省得蒋栀礼跑一趟。

正好她昨晚留了几道数学试卷大题今天早上回来补,所以这会儿就赶回教室了。

回到教室后,蒋栀礼发现今天的教室有点空。

几乎少了一半的人。

差点以为自己进错教室了。

她从书包里抽出试卷,伸手戳了戳前面正在低头不知道对着谁交上来的试卷猛抄的数学委员陈百欣,把试卷交了。

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磨合,陈百欣已经达到了用后脑勺都知道蒋栀礼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的程度,甚至于手里抄答案的笔都不带停,头也不回的,百忙之中把左手反伸过来。

蒋栀礼把自己试卷往她手上一放。

陈百欣拿到她试卷后粗略看了一眼,似乎觉得她这张的答案更权威,下一秒火速换掉原本的试卷,决定抄这张。

蒋栀礼:“......”

蒋栀礼坐下,准备照例拿出英语单词本,突然“咻”地一阵儿疾影冲进来,掀起蒋栀礼桌子右上角英语试卷儿的一角,和蒋栀礼额前几缕头发丝儿。

景乐摇一手抢了她同桌手上的笔,风风火火,“别写了老陈,快!今儿个我们班篮球班赛,跟9班打,9班那帮人气势太足了,快跟我撑场子去!”

蒋栀礼对什么班赛不感兴趣,,伸手压下她飘逸起的试卷角角。

但这教室现在拢共就几人,体育委员很难不注意到她,绕了过来,“蒋同学,快!”

蒋栀礼抬眸,对上体委催促的目光。

心说,快啥?

蒋栀礼这人谎话张口就来,“我不会打篮球。”

景乐摇催促,“你不用会!”

蒋栀礼很惊讶,“那我去干什么?”

景乐摇对着蒋栀礼上下端详几秒钟,认真道,“你可以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啊。”

蒋栀礼:“?”

认真的吗。

最后,身为体委的景乐摇以下次体育课少点两次蒋栀礼的名字、下周两节体育课她都可以留在班上写作业的巨大诱惑,使得蒋栀礼拿上了她的英语小单词本,跟她们一块儿走向操场。

每周一早上举办班赛这事儿是他们留洋归来的新校长去年制定的、时兴的、超时代半步的天才制度,说是现在的学生整天埋头苦干缺少运动怎么行?!

年纪轻轻的,得看起来有点精神气。

一路上,听景乐摇介绍着校领导举办这个比赛的良苦用心时,蒋栀礼有点儿不能理解,因为她觉得“埋头苦干”这事儿,跟10班好像没有任何关系。

至少,从蒋栀礼转到这个班以来,她都没感觉到这个班有啥学习氛围。

大家伙儿对高三,好像都没啥感觉。

二中统共有四个完整的小篮球场,组成一个田字格状的大球场,大球场周围则是水泥地砌起来的阶梯式观众席。

露天的,还挺大。

此时,四个场子有三个场子已经开始了比赛。

每周一哪个班可以上场是由各班体委一老早去抽签决定的,抽中哪个班就哪个班打,每个班一学期总能抽到一次,抽中的班级比赛的这一两小时全班都可以出来看看比赛和助威呐喊,不用上课。

10班恰好抽中了今天,对上的恰好是隔壁9班。

景乐摇企图唤起蒋栀礼的集体荣誉感,简单地跟蒋栀礼介绍了一下10班和9班的渊源。她说,9班跟她们班,一直以来都不太对付。

二中是按照班级平均分排名1到10依次命名的,简单来说,也就是说10班差点是9班,9班差点成了10班。

这两个班从班主任到学生,都有无法消解的世仇。

蒋栀礼:“......”

然而,别人都开场了,在这事儿上十分具有集体荣誉感的10班,要上场的人还凑不齐。

蒋栀礼:“......”

见体委终于过来了,10班几个被临时抓上场的人苦着脸迎上来,哀嚎遍野。

“我不想打啊摇姐。”

“这怎么打啊?9班好几个校篮球队的!”

还有一个凑数的女生问,“啥规则啊体委,先说好啊,我就凑个数,到时候别把球传给我。”

蒋栀礼站在景乐摇身后,寻思着,就不能直接投降吗?这比赛就非得打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