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1 章 持续进化(1 / 2)

加入书签

Yanty从青岛回来的那天,带着阮朝阳把仓库走了个遍。走到最里面那排货架时,她突然停下,一把扯过阮朝阳的笔记本。

"看好了。"她用力戳了戳货架底部。

三枚不同颜色的图钉深深钉在木板上,分别标着"早市价"、"午市价"、"晚市价"。旁边还用红笔写着:"特价=昨日尾货",箭头直指几个重新贴标的包装盒。

"砰"的一声,Yanty踢开角落的泡沫箱。箱底明明干爽得很,却故意泼了水渍做旧。

"这些所谓的'泡水菜',"她了然笑笑,"最后都流向了员工家亲戚开的小饭馆。"

阮朝阳顺着Yanty的视线往上看,顿时明白了什么——监控拍不到的死角里,堆满了临期商品;而最显眼的货架上,反而藏着保质期最长的货物。

"看明白了吗?"Yanty问。

"价格是人为操控的,肯定有人在中间捞油水。"阮朝阳指着那三个价格标记。

"损耗率也是造假的。"

"但为什么要把商品这样摆放..."

Yanty望着货架:"12年前,我以为零售咨询就是简单地帮客户把货卖出去。"

"后来我才明白,零售的真正意义,是把人连接好。"

隔天,客户沟通会。

Yanty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文件,"王总,三个方案您选。"她手指点着文件,"第一个,我们帮您把蛀虫全揪出来——"

"第二个,"Yanty翻到下一页,"把这些漏洞都补上,损耗率能降到8%以下。"

"第三个呢?"

Yanty笑了:"教您的人玩更大的。"

"把好菜泡水当损耗?"Yanty嫌弃地撇嘴,"不如搞个'瑕疵品专区'。"她点开手机相册:"上海有家店把磕碰的水果做成拼盘,反而成了网红产品。"

"在监控死角藏临期商品?"Yanty摇头,"太浪费了。"她调出设计方案:"搞个'深夜捡漏区',配上霓虹灯牌和打卡墙,年轻人会抢着来拍照。老年人都会来抢购。还能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回程车上,Yanty突然问:"知道为什么选第三个方案吗?"

阮朝阳看着窗外闪过的"鲜邻汇"招牌:"因为治标不如治本?"

“因为零售这行——"

"堵不如疏,管不如用。"

"Yanty,谢谢您这么忙还耐心带我。"阮朝阳鼓起勇气,"我知道附近有家很地道的西北菜,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请您吃个饭?"

Yanty转头打量着她,突然笑了:"你倒是机灵。让我想起一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