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 章 她知道他不是(1 / 2)

加入书签

后面两个模拟案例,依然是程淮舟指导。

他的指导依旧直接,他的言语依旧犀利。

案例二:百年酒店战略重塑

——如何在文化遗产与商业价值间找到平衡

关于“客户痛点”,他说:

“这就是你们的‘洞察’?”

“把‘服务僵化’归咎于员工年龄大?丽思卡尔顿平均员工年龄51岁,NPS(净推荐值)却比你们高40%——问题在管理,不在人。”

YUmi的手指在键盘上僵住,陈昭昭的呼吸都放轻了。

关于战略设计,他说:

“复古未来风’?”

“你们知道修复一件1920年古董家具的成本吗?”

“每间房改造成本12万新币,RevPAR要涨30%才能回本——客户有钱,但不是傻子。”

林墨和阮朝阳的背绷得笔直。

关于执行计划,他说:

“三个月?”

“文物局审批流程就要120天。”

“你们连政府公关都没纳入计划——”

五个人鸦雀无声。

---

案例三:新能源车电池回收战略

——如何构建可持续的闭环供应链体系

关于财务模型,他说:

“方案A的ROI算错了。”

“自建工厂要5年回本?”

“没算地方政府补贴和折旧抵税,实际是3.2年——连EXCel都用不明白?”

Darren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阮朝阳的指甲无意识地掐进掌心。

“方案B的‘利益分配’更可笑——”

“让宁德时代掌握70%专利分成?你们是MaXWell顾问,还是宁德的销售?”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

关于城市选址,他说:

“选武汉?”

“湖北的锂矿品位比江西低40%,物流成本高15%——”

“宜春有亚洲最大锂云母矿,当地政府白送50亩地——这种信息都查不到?”

最后,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仿佛连生气都嫌浪费精力。

“记住——”他的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五人,“MaXWell的客户,不为你们的无知买单。”

“这些报告拿出去,都是砸招牌。”

视频切断的瞬间,五个人同时瘫在了椅子上。

---

每次跟他开完会,他们都要熬到凌晨。三个项目下来,YUmi和陈昭昭看他的眼神已经像在看某种猛兽。

交完最后一个方案,众人像被榨干了。

“我求求了,真的——”YUmi瘫在沙发上,声音虚弱,“怎么才能避免分到他手下啊……”

“他接的都是外企项目,只要英语好的。”林墨揉了揉太阳穴,“我昨天查了他项目组的成员背景。”

YUmi 猛地抬头,幸灾乐祸的表情,“那陈昭昭……”

“我不要……我不要……”她捂住耳朵,疯狂摇头,仿佛程淮舟的名字是什么诅咒。

阮朝阳却盯着自己满是红批注的报告,轻声说:“虽然严厉,可他真的很厉害……他怎么什么都懂啊。”

她的声音低下去,带着点不甘:“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提高英语吗?”

“你啊?”YUmi毫不留情,“连‘dUe diligenCe’都发不利索。”

“你只是不熟悉术语。”林墨推了推眼镜,拍拍她的肩膀,“多看几遍案例就好了。”

阮朝阳握紧拳头:“好!”

“终于熬过三关了——”Darren伸了个懒腰,突然兴奋起来,“我们去庆祝吧?唱歌!喝酒!”

“酒店那个‘新加坡司令’我还没喝过呢!”阮朝阳举手。

“我想游泳……”YUmi 哀怨地扯了扯黏在身上的衬衫,“天天熬夜,酒店泳池一次都没用过。”

“那我们先去吃顿好的,然后去唱歌,晚上去喝酒!”Darren 兴奋地提议。

阮朝阳笑着看他们闹,余光却瞥向那份被程淮舟批得面目全非的报告。

——她偷偷拍下了他给的每一行批注。

---

培训的最后两天是ACtivity Day,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阮朝阳一行人刚从酒店泳池出来,头发还湿漉漉地滴着水。

“阮朝阳,你那不叫游泳,你那叫狗刨。”YUmi毫不留情地吐槽,顺手拧了拧自己的长发。

“狗刨也是游泳啊!”阮朝阳不服气地甩了甩脑袋,水珠溅了YUmi一脸,“只要我没沉下去。”

林墨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在憋笑。

阮朝阳眯起眼,一拳捶在他手臂上:“林墨,你笑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