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第40章(2 / 2)

加入书签

一行僧人,翻身上马,朝着来时的路,绝尘而去。而谢倾?,跨上一匹普通的棕马,却选择了与他们截然相反的方向。

“倾?!我的儿啊,你别走!倾?!”皇后在宫人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从宫内追出,哭喊声凄厉而绝望。

谢倾?闻声,猛地勒住马缰,马儿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他翻身下马,面向皇后的方位,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母后……孩儿不孝,此生尘缘已了。望母后,保重凤体!”

话落,他毅然起身,再次上马,头也不回地策马远去,留给皇后的是决绝寂寥的身影。

从此,世间再无太子谢倾?,亦无僧人定识。只有一个芒鞋竹杖、衲衣随身的苦行僧,云游四海,遍访古刹,居无定所。他日日诵经忏悔,只为洗去一世情孽,祈求来生,能与名为眉兰的女子,在红尘中再次相遇,再续前缘。

佛曰:众生皆苦,唯情字难度……

不久,在绥峰的励精图治下,天/朝与莱国、西郊国化干戈为玉帛,三国百姓友好往来,互相通婚,和睦共处,开创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而深宫中的那位皇后,自此长伴青灯古佛,日夜念佛诵经,为自己曾经的执念、过错,也为那逝去的帝王,默默祈福,以期洗去一身业障,求得内心的片刻安宁。

听完谢倾?诉说的生平,孟颜只觉心底一阵酸涩,平日看的那些话本子,远不及这悲欢离合铭心刻骨,令人唏嘘。

生生将她一颗心揉得支离粉碎,她眼圈一红,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要落不落地。

谢寒渊面色平静,沉声问:“殿下所言的那位绥峰,可是当今圣上?在下听闻,圣上登基前,曾改名换姓?”

“正是。”谢倾?将目光从二人身上缓缓移开,抬眸望向窗外,庭院中几竿疏竹在微风中轻摇,疏影横斜,仿佛承载了无限的沧桑、寂寥。

他幽幽一叹,嗓音透着一丝缥缈的怅然:“我已多年不问朝堂之事,也不知圣上还好吗?”

谢寒渊躬身拱手,姿态恭敬:“圣上继位以来,宵衣旰食,勤政爱民,减免赋税,整顿吏治,称得上是一位体恤百姓的明君。”他言辞虽是称颂,却也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审度。

谢倾?收回心神,点点头,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个气质冷峻的少年,话锋一转:“还不知阁下大名?”

少年垂下眼帘,嗓音听不出丝毫情绪:“晚辈出身卑微,无名无姓,旁人唤我小九。”

闻言,谢倾?的眸光微不可察地闪动了下。他自第一眼瞧见这少年,便觉其眉宇间自有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凝之气,渊?岳峙,绝非等闲之辈。

见他不愿如实相告,想来是有难言之隐,便没再细问。

二人辞别了谢倾?,沿着他所指方向一路前行。

时值暮春,山道蜿蜒曲折,两旁新发的枝叶绿得苍翠欲滴,仿佛能拧出水来。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缀于草丛间,和煦的山风吹过,调皮地拂过孟颜的脸颊,带来一丝淡雅清香。

孟颜起初还饶有兴致地四下打量,新鲜劲儿一过,只觉山路极其漫长。

走了约莫两刻钟,她便有些吃不消了,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脚步也渐渐虚浮起来,终忍不住蹙起秀眉,轻喘着气,委屈地嘟哝:“小九,我…我走不动了。”

少年停下脚步,回头一瞥,孟颜的脸颊泛着微微红晕,几缕散乱的发丝贴在汗湿的鬓角,平添几分柔弱感。

他利落地半蹲下身,稳稳扎了个马步:“趁天色尚早,抓紧赶路。”他觑了一眼,“姐姐,上来!”

孟颜看着他薄削的脊背,心中不免迟疑:他……他背得动么?

她咬了咬下唇:“我有点重,你你行吗?”

少年微微侧过脸,线条分明的下颌绷出坚毅的弧度,笃定道:“姐姐尽管放心,小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