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 / 2)
伴随着礼炮声“砰砰”响起,男方的酒宴热热闹闹地开场啦!邹建民这会儿正安安静静地待在新娘的房间里,陪着姐姐和妹妹呢。喜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那叫一个诱人啊!
酒过三巡,邹风英就站起来,跟着新郎余东良一起走出房间,去给各位长辈敬酒,表达敬意和感谢。这时候的邹建民呢,还是留在房间里,专心陪着妹妹享受这顿喜气洋洋的宴席。
要知道,余村畈这个地方的人啊,那可是出了名的爱喝酒、好客。等他们痛痛快快地喝酒、热热闹闹地闹完洞房,时间都不知不觉到深夜十一点多啦……
嘿,你猜怎么着,邹建民竟然被安排和余东良的弟弟余东京睡一张床!他这人特别好相处,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
而那个余东京呢,是个手艺超级厉害的木匠师傅。没想到吧,邹建民对木工活儿那可是情有独钟,这不,他俩一见面,就跟好久没见的老朋友似的,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从鲁班大师的传奇故事,聊到现在木工技艺的厉害之处,话题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可有意思啦!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走了,一直到凌晨一点多,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熄灯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把大家都叫醒啦。按照客家的传统习俗,“三朝”其实就是婚后的第三天。嫁出去的闺女,在这第三天一定要回娘家一趟,这就叫“回三朝门”。不过呢,现在结婚大多都在近处,大家为了方便省事,慢慢就把这规矩改成成亲后的第二天回门了,也叫“回门”。
嘿,你瞧,邹风英乐颠颠地挽着新婚余东良,还带着弟弟妹妹们,踏上了回娘家的路,直奔长川娘家去喽。等到了娘家门前,就听到噼里啪啦一阵响,礼炮声震得耳朵嗡嗡的,那叫一个热闹!原来是娘家人老早就等在这儿了,特意放礼炮欢迎新姑爷上门呢。
邹水金乐呵得像朵花似的,迎出门来,兴高采烈地把宝贝女儿和新姑爷他们请进了宽敞亮堂的大厅里,让大家坐下来,喝喝茶,唠唠嗑,享受这阖家欢乐的时光。
家里那些还没走的客人还有街坊邻居,听说有新人来了,都好奇地凑过来,想看看这新郎官长啥样。
余东良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见着男宾客就赶紧上去递喜烟,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欢迎的话;邹风英也不含糊,手脚麻利地给大家发喜糖,那高兴劲就跟过年似的,把在场的人都感染了。
这一下,现场可就炸开了锅,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各种声音响成一片,就没个消停的时候。有人惊叹道:“哟呵,你们看看这新郎,长得也太俊了吧!”
另一个人跟着附和:“就是就是,风英这丫头可真是好福气,找了个这么好的老公!”
还有人夸道:“水金包有眼光,这女婿真是没得挑!”
余东良听了大家这么夸他,高兴得都快找不着北了,嘴都合不拢了。
而站在一旁的邹风英,瞧着大家对自家老公的夸赞,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跟喝了蜜似的,脸上不由自主地就乐开了花,心里头那叫一个美滋滋。
到了中午,宴席正式开席啦,那摆开的饭桌,足足有十几桌呢,桌上的佳肴丰盛又美味,香气直往鼻子里钻。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那笑声和话语声,就跟交响乐似的,可热闹啦。到了晚上,又是一场同样热闹的盛宴,还是十几桌满满的宾客,大家尽情享受着这份欢乐和温馨。
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了两天,辛苦的姐姐邹风英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幸福归宿。
作为弟弟的邹建民,看着姐姐现在这么幸福,心里也替她开心,还在心里默默祝福他们夫妻能一直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到了第三天,邹建民收拾好行李,带着年幼的弟弟,踏上了回坝头的路。虽然心里对姐姐很不舍,但他也明白,生活还得继续,自己得回店里好好做生意,为未来努力拼搏。
为了实现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邹建民又不辞辛苦地踏上了去上海的路。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成功跟上海大名鼎鼎的凤凰牌自行车厂家搭上了线,该厂市场部的总监——蒋伟先生。这蒋伟现在可厉害了,权力大得很呢。
当蒋伟再次见到邹建民时,不禁对这个活力四射又极具商业头脑的年轻人另眼相看。一番深入交流后,两人简直是一拍即合,蒋伟兴高采烈地同意和邹建民展开合作,还痛痛快快地答应给他一大批凤凰牌自行车。不仅如此,他们还正儿八经地签了一份长期合作合同,给未来的互利共赢铺好了康庄大道。
不过,事情可没那么顺顺利利。邹建民交完订金后,就被资金短缺的问题难住了。没办法,他只好打道回府,找陈晓东帮忙,盼着能从他那儿搞点贷款支持。可惜的是,之前姜论标用文化商店的名义贷款买车的钱还没结清呢,再加上邹建民自己也背着一笔没还的贷款,所以他在信用社那是一分钱也贷不到。按规定,想多贷点钱,就得先把之前的欠款还上。
面对这棘手的情况,邹建民可没打退堂鼓。他琢磨了半天,决定换条路走,去长虹信用社试试贷款。可让人头大的是,虽然他在长虹信用社还有一千元贷款没到期(离还款还有整整一年呢),但银行的规矩可严了,一点都不能乱来。所以,邹建民没办法,只能揣上一千元现金,亲自跑到芳村信用社,找信用社主任当面商量解决办法。
邹建民刚从车上下来,就瞅见长虹乡信用社主任赖樟英风风火火地朝车站奔去。他心里一乐,赶紧大步迎上去,喜笑颜开地说:“赖主任,您看这多巧啊!我正有要紧事找您呢。”
赖樟英听到声音,“嘎吱”一下停住脚步,有点不爽地瞅了邹建民一眼,说:“哟呵?咋的啦?有啥事快说呗,我还急着坐车回家呢。”
邹建民赶紧堆起满脸笑容回答:“是这么回事,赖主任,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巴,就想找您申请一笔贷款。”
赖樟英皱起眉头问:“要贷多少啊?”
邹建民深吸一口气,给自己打打气,说:“六万!而且这钱急着用呢,您就帮帮忙,签个字审批一下呗。”
赖樟英一听,脸“唰”地一下沉了下来,说:“不行,你之前那笔贷款还没还清呢吧?按规定,这时候可不能再给你放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