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四十六章 开封见闻(1 / 2)
一不小心给自己找了件麻烦事,最后的安排也不算圆满。叶久舟一路上唉声叹气,连小青都不摸了,低沉的情绪直到靠近开封城城门才逐渐恢复正常??然后就麻木地对着长长的入城队伍发出无奈的叹息。
水陆要冲,山河形势,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开封城作为京都,无疑繁华之极,尚未入城,便感受到了车马骈阗,人流如织的热闹氛围。即使在天子脚下规矩颇多,行动受限,但明显止不住人们对于大昭中枢的向往。
叶久舟在排队时就发现了,周围很多都是读书人,年龄段上至六十下至十六。这些读书人有的孤身一人,显得贫苦;也有呼朋唤友,结伴而行;还有拖家带口、受人伺候,富贵显荣……稍作询问,原来都是进京赴考的学子。
刀客不得不承认自己或许来得不是时候。因为科举在即,开封城的客栈恐怕都被各地而来的学子占满,如果找不到落脚的地方,那么他也只能走马观花看一遍就离开??不同于洛阳城,开封这边他实在陌生,原本还打算多呆两天的,如今只好看情况了。
不过说到科举……他因为好奇这个世界有没有小李探花,打算见识一番都快要被网友说成是因果律武器的“小李飞刀”。为此托人找来了大昭过往几十年里的三甲名单翻了翻,姓李的有??上一届的探花郎就姓李,但没看到“李寻欢”。
然后他后知后觉,根据《武林外史》的时间线来推算,就算有李寻欢这个人,他如今应该还是名副其实的“小李”,是个孩子或是小少年。
当然,叶久舟不算毫无所得,因为他看到上一届的状元郎的名字是??黄裳。刀客暗中根据天山童姥的年纪默默推算过,这位《九阴真经》的创作者高中状元的时间应该是提前了好多年,年纪比原本要年轻不少。不过问题不大,混乱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而且在这个武者寿元上限会随境界得到增加长的世界,黄裳“年过古稀打崩明教、百二十岁写成九阴传世”的经历无疑会合理多了。
再长的队伍终会有尽头,叶久舟胡思乱想着,没觉得花费太久,便进入了开封城之中。哪怕只是在外城,他便已经见识到何为“宝马雕车香满路”,行人亦纷纷;街上传来商贩的吆喝,路边的酒家旌旗飘摇;青楼画阁、勾栏瓦肆,那是珠帘绣幕,满目红袖招……
说实话,开封城这般繁荣昌盛,叶久舟不免有些恍惚。大唐尚是盛世时的长安,他其实没有感受过太多??因为那些年他不是在扬州讨生活就是四处奔波,难以对比两处京都的异同。而用不久前路过的陪都洛阳与开封对比,前者是沉稳有余,暮色更重,远没有后者生机勃然。
“人好多!人好多!”青蓑衣根本不敢离开鹦鹉架子太远,牢牢地粘在叶久舟肩上,不肯飞起来,担心自己离开一小会儿就丢了。而事实上开封城的道路很是宽阔,即便四周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但还没到“拥挤”的地步,没有那种被人潮簇拥着行进的身不由己。
叶久舟带着小青随意瞧瞧,还算自在。只是路上路过了几家客栈,果然全都已经客满,他已经做好天黑就离开的心理准备,不带希望地走进又一家客栈,照例询问一句:“还有客房吗?”
不料这家掌柜的竟然回道:“哎哟,客官你来得凑巧,本店尚有最后一间天字号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