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逃婚白月光4(1 / 2)

加入书签

日光初现,上溪郡的街市已热闹起来,卖鱼的小贩们扯着脖子吆喝生意,你一言我一语,面前木盆里的河鱼还活蹦乱跳着。

阿离今日特意戴了顶帷帽,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进了一间首饰工坊,不过片刻,她从这里快步离开。

她的那身嫁衣已洗净了,但上头潘家的绣纹实在太过显眼,卖掉反而可能会惹来麻烦,索性将它塞进了包袱里,转而打起了绣鞋的主意。

这双绣鞋虽也绣着同样的纹饰,但鞋顶上还缀着两颗硕大的珍珠,浑圆饱满,熠熠生辉,一看便价值不菲,那日与魏婶来集市时,她便留心了附近的店铺,将这两颗珠子取下来后,卖给了方才那家店。

她没想到的是,这两颗珠子比她所有的身家加起来都要值钱。

从前娘也会绣好了绣品,交给她送到府外去卖,有一次破天荒地卖了三两多银子,她高兴得不行,一路跑回去向娘报喜,可却撞上了看门的几个婆子,她们嘲笑她穷人乍富,没见过世面。

阿离摔得生疼,脸上也臊得不行,却还得塞些碎银过去,好声好气地送走她们。

往事历历在目,阿离摸着怀里鼓鼓的荷包,心情瞬间好起来,冲兴阳郡的方向挑了挑眉:瞧着,这样才能叫乍富。

又沿着集市买了些东西,她担心被人注意到,便匆匆离开了。

阿离脚步轻快,背着小背篓行至一片农田处,见到大片大片翠绿的蔬菜在寒冬里也长势旺盛,她叫不上这种菜的名字,便不自觉停了下来。

忽然,绿丛里站起来一个人,把阿离唬了一跳,那人也注意到她,慢慢走了过来。

离得近了,阿离才看出这人是个女子,她一头黑发织成一根辫子盘在脑后,有些粗的眉毛微微上扬,皮肤像阳光下小麦的颜色,露出的半截手臂健壮有力。

阿离不由退了一步,女子一怔,在离她五步远的地方停下:“妹子你是哪家的?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我是那边陆家的,来探望我远房表婶,前几日才到。”阿离指了指陆家的方向,信口胡诌了一个身世。

“陆家的?”女子将擦汗的布巾往脖子上一挂,“哦,我知道了,是魏婶子的亲戚吧。”

阿离点点头。

女子敲了敲酸痛的手臂,就地坐下:“我叫徐英,你叫我英子姐就成。”

阿离从善如流:“英子姐。”

“你方才站在这儿看什么呢?看我家这茼蒿菜呢?”她朝身后指了指,随意道。

阿离如实道出了来意。

她想要靠种地赚些银钱,只是缺乏经验,正巧遇上徐英,便赶紧请教了起来。

徐英也是个爽快人,她自己种了这么年地,一肚子的经验只是没处说,两人这一遇上,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两人就在这黄土边上聊了许久,阿离本还蹲在一旁,可时间长了实在是难受,便学徐英席地而坐,把帷帽也摘了下来。

徐英见了她的脸,并没有问什么。

见日头渐渐大起来,阿离帮着将地里成熟的茼蒿都收割完,搬到牛车上去,这才知晓,原来这片地是她爹娘一直在耕种,可不巧,入冬后老两口身子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犯了,躺在床上起不来,眼见这么多茼蒿都要烂在地里了,老两口才找了女儿去收。

徐英见阿离勤快,做事利索,还主动向阿离说了她自己的故事。

她今年已有二十五岁,七年前爹娘给她说了门亲事,可还没等她嫁过去,新郎官就成了个短命鬼,她也守了三年的望门寡,生生断了再嫁的念头,好在爹娘还疼她,允她仍住在娘家,她便想着做门小生意,往后也是个依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