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名单疑云(2 / 2)
不如...就静观其变,看看这萧砚舟到底有多大能耐。
"父亲?"高云舒见父亲出神,轻声唤道。
高廉回过神来,神色如常地放下茶盏:"天色不早了,回屋用膳吧。"
他起身时,目光再次扫过那页诗笺。
若萧砚舟真能在礼国公的刁难中全身而退,甚至...高廉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期待,那这门亲事,倒也未尝不可。
......
贡院内,十余名考官已经连续熬了十五个昼夜。
李尚书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官袍袖口沾满了墨渍和蜡油,连平日最讲究的三缕长须都打起了结。
终于从六千多份试卷中选出三百份。
"诸位大人,"李尚书沙哑着嗓子道,"三百名录取名单已定,现在开始录名吧。"
满屋子的考官顿时精神一振,这么长时间看试卷实在是太煎熬了,终于要结束了。
众人纷纷凑上前来,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名单。
"退后些!"赵侍郎板着脸呵斥,"按规矩从同进士开始,急什么?都回到各自位置上去!"
烛火摇曳中,书吏小心翼翼地揭开第一张试卷的糊名纸。
"同进士第二百三百名,湖广道衡州府张明远??"
随着唱名声,书吏运笔如飞地在杏黄榜上写下第一个名字。
那杏黄纸是特制的,在烛光下泛着蜂蜜般的光泽。
抄录完同进士名单,李尚书眯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次科考,皇上可是分外关注,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纰漏。
上次朝堂上,萧砚舟的名字已经被皇上点名了,就要看看他这个浪子回头是不是真的有才学。
同进士名单里没有萧砚舟,李尚书觉得很正常。
毕竟是一省的解元,至少是个进士及第。
接着继续唱名录榜。
进士出身的名单揭到第一百名时,李尚书神色不太平静,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