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定罪(2 / 2)

加入书签

王县令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位年轻人??虽然穿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那股子贵气是遮掩不住的。

"萧公子,"王县令亲自斟茶,"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实在令人钦佩啊。"

萧砚舟接过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大人过奖了。学生不过是做些小本买卖,糊口而已。"

王县令眯起眼睛:"公子谦虚了,这锦绣布庄的生意,可是让李记这样的老字号都眼红呢。"

听到这话,萧砚舟起了一丝警觉。

茶过三巡,萧砚舟似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小子也是无奈才行这商贾之道。家母生前常提醒小子循规蹈矩,也曾经让永清伯我的舅舅盯着我..."

王县令心中一凛,不动声色的问道:"永清伯府?"

"是啊,"萧砚舟轻抚茶盏边缘,"家母是永清伯府的嫡女,如今的伯爷正是学生的亲舅舅。前些日子还收到舅舅来信,嘱咐学生不要再胡闹,好生准备科考。"

永清伯府!那可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勋贵!虽然眼前这位被平西侯府除籍,但若还有永清伯府撑腰...

"原来公子与永清伯府这般亲近,"王县令态度更加热络,"难怪气度不凡!"

萧砚舟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舅舅待我一向亲厚。只是学生不愿借伯府之势,这才独自在外打拼。"

萧砚舟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轻轻推到王县令面前:"上个月县衙募捐,学生的铺子新进开张,未能及时响应。今日特备薄礼二百两,聊表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王县令眼睛一亮,假意推辞:"这如何使得..."

"大人勤政爱民,学生理应支持。"萧砚舟按住锦囊,"舅舅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银两若能帮到百姓,也算全了学生的心意。"

王县令这才收下,笑容满面:"公子这般体恤民情,不愧是伯府子弟。"

萧砚舟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听闻大人近来为县学修缮之事颇为劳神?"

王县令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公子消息灵通。确实,县学房舍年久失修,只是库银吃紧..."

"学生虽不才,也愿为教化出一份力。"萧砚舟温声道,"待铺子周转开了,定当再尽绵薄之力。"

王县令大喜过望:"公子如此热心文教,实在令人钦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