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只要能卖钱,种什么不一样?(2 / 2)
李冰看着他年轻的背影消失在村道拐角,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孤独。
夜风渐起,苦楝树的枝叶沙沙作响。
李冰抬头望去,恰好看见一只麻雀从树冠中飞出来,嘴里似乎叼着什么。
他眯起眼睛仔细看,发现那是杜亮亮系的红布条的一角,已经被鸟儿扯得松散开来。
这景象不知为何让他心头一紧。
李冰伸手想重新系好布条,却发现它已经挂得太高,够不着了。
乡政府的白墙在晨光中亮得刺眼。
李冰站在农技站门口,手心沁出汗水。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漆成浅绿色的木门。
“哟,这不是下坪村的‘土专家’吗?”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从文件堆里抬起头,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
“听说你们村今年收成不错?”
李冰认得这人??陈志远,乡农技站新来的技术员,城里农大毕业的高材生。
他强压下心头的不适,点了点头:
“陈技术员,我来了解一下示范区的事。”
陈志远推了推眼镜,从抽屉里抽出一叠彩印资料:
“正好,我刚做完示范区的规划方案。
你们下坪村那片地,计划全部改种‘超级稻518’,配合机械化耕作和机械施肥...”
“这稻种适合我们那儿的盐碱地吗?”
李冰打断他,手指点着资料上那张金灿灿的稻田照片:
“我们村东头的地,pH值普遍在8.5以上。”
陈志远愣了一下,随即笑道:
“放心,这是最新品种,抗逆性强。
再说了,示范区的首要任务是规模化、标准化,个别地块的微调...”
“不是微调问题。”
李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倒出十几粒稻谷在桌上:
“这是我们村自己改良的稻种,十几年时间选育出来的,特别适应盐碱地。”
谷粒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琥珀色,比普通稻谷略长,腹部有一道浅浅的凹痕。
陈志远捏起一粒看了看,不以为然:
“传统品种再改良也有限。
‘超级稻518’在试验田亩产超过七百公斤,你们这个能达到多少?”
“去年平均亩产五百八十公斤,”李冰平静地说,“但不需要大量化肥农药,米质好,煮出来的饭有特殊香气。
最重要的是??”
他指向窗外远处隐约可见的山脉:
“耐旱。
去年大旱,周围村子减产三成,我们只减了一成。”
陈志远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