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那怎么行?(2 / 2)

加入书签

杜亮亮不知从哪儿窜出来,手里捧着个土陶碗,碗里盛着刚酿的米酒,泛着琥珀色的光:

“我爹偷偷启封的,第一碗给你尝尝。”

李冰接过碗,酒香混着稻谷的甜味钻入鼻腔。

他抿了一口,热辣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在胃里烧起一团火。

“好酒。”他简短地评价道,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远处,李大扁担正和几个村干部站在祠堂前的石阶上说着什么,铜烟锅在阳光下闪着暗沉的光。

李冰注意到老支书眉头紧锁,缺了指头的手掌不停地摩挲着烟锅,这是他有心事的标志。

“亮亮,你先去帮忙收拾晒垫。”

李冰把碗塞回杜亮亮手里,大步朝祠堂走去。

还没走近,就听见会计吴老蔫尖细的嗓音:

“...乡里这次是铁了心,说咱们村必须纳入示范点,不然明年水利拨款就...”

李大扁担抬眼看见李冰,立刻收住了话头,脸上挤出笑容:

“冰子来了?正好,来尝尝你王婶新做的米糕。”

李冰没接递过来的米糕,直截了当地问:

“出什么事了?”

几个村干部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李大扁担叹了口气:

“进屋说吧。”

祠堂的偏厅里弥漫着陈年的香火味和新鲜米酒的香气。

李大扁担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纸张上鲜红的公章刺得人眼睛疼。

“乡里要搞"现代农业示范区",咱们下坪村被划进去了。”

李大扁担把文件摊在八仙桌上:

“要求土地集中流转,统一规划种植。”

李冰拿起文件,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跳动着“机械化作业”“高产杂交种”“规模化经营”等字眼。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

“这不行。”

李冰放下文件,声音低沉却坚定:

“我们刚改良出的稻种最适合本地水土,亩产已经提高了三成。

那些杂交种需要大量化肥农药,会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