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恻隐之心(2 / 2)

加入书签

杜春华看着坐在溪边的二人,心里有点想不明白。既然爹爹想帮这年轻人,那就直接帮就是,没必要设置这些条条框框吧?

杜春华是女子,天生就同情弱者,尤其是冯家这样原本高高在上的世家公子,忽然一日跌入尘埃,就更加让人心生怜悯。

冯羡清也只是被一时的挫败感所淹没,如今坐了一会,心里的郁闷稍微散去,那份少年意气又回来了。

“杜大人,我还想再试一下。”少年沉声说道。

他的眼睛在余晖的映射下闪闪发光,透着少年人的风发意气。

“好,我的承诺一直有效!”杜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鼓励着他。

待杜猛走了之后,杜春华则来到瀑布前,“不就是招学生嘛,我帮你去问。”

冯羡清抬头看过来,一身青衣的杜春华站在斜阳里,光芒印在她脸上朦胧一片。

“走吧!先去山口村!”杜春华转身沿着小路往山口村走去。

冯羡清愣了一下,连忙起身跟了上去。

杜春华的说服力简单而高效。“李叔,关于我爹想在这里设学堂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庄头吃了一惊,“是杜东家要建学堂呀?我以为……”他看了冯羡清一眼。

杜春华笑了起来,“我爹哪有时间亲自来做这个事?想当初我爹在家乡的时间,也是自己花钱建的私塾,就是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读书。

他说读书又不是为了考科举做大官,就为了明事理知进退。别的不说,学的一些字,就算去城里做账房,做管事,做掌柜,总要比种地来得轻松吧?

难道你们就非得把孩子们圈在家里,过跟你们一样一眼就能看到这辈子的日子,就不想他们能过一点别样的日子?”

然后山口村的学堂就建成了,一共招了三十一个学生,堪堪够上三两银子这个坎。

而杜猛也没有食言,直接就送来五十人份的纸墨笔砚。

冯羡清教得也非常用心,孩子们的反馈也很好。

但民团那边开展得就不顺利。本来成年人学东西就比不得儿童,而且他们自己都认为年纪大了,学这个做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