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 杜老三倍受打击(2 / 2)

加入书签

眼见的两个时辰就要到了,他才勉强凑够六百字,忐忑不安地递给柳夫子。

“你们坐着喝口茶,我来看一下。”柳夫子说完,便开始看二人的文章。

他还担心自己会先入为主,所以看的是杜老三的文章。只是越看眉头越皱得紧,嘴角的纹路也越发显得深刻起来。

看过杜老三的文章后,再看肖培的就觉得像是从洪水里跋涉之后,眼前出现一股清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圣贤之道,一以贯之。明明德者,大学之纲;不忍人之心,孟子之旨。

夫明德本乎天,不忍人根乎性。二者虽殊途,而同归于仁,岂非圣学之要欤?

尝谓尧舜之道,不外乎仁义;孔孟之学,皆本于性情。大学首言“明明德”,欲人复其本然之善;孟子申言“不忍人之心”,示人性皆具恻隐之端。是故明德者,体也;不忍人者,用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学者可不深思而力行。

明明德者,格物致知以穷理,诚意正心以修身。盖德本明而或蔽于物欲,故必先致知以去其蔽,而后德可明。

……

由是观之,明明德与不忍人之心,一也。明德者,存心养性之本;不忍人者,经世宰物之方。学者诚能兼体而并用之,则内圣外王之道备矣。”

柳夫子朗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就算是杜老实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也觉得这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于是,他就越发替杜老三担心起来。

柳夫子读完之后,目光如炬地看着杜老三,“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杜老三有点汗流浃背了。柳夫子明明丰神俊朗,气质优雅,可杜老三却跟老鼠见了猫一般,都不敢抬头看柳夫子的眼睛。

“这篇文章很好,很好!”杜老三怯怯地回答道。

“但就是肖培,我还是建议他再打磨一年,然后去参加府试。”柳夫子严肃地看着杜老三,“你觉得你若是下场,跟他相比有几分胜算?”

“没,没有!”杜老三恨不得现在地上就裂出一条缝隙,好让他钻进去。

“我说句不怕得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