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1宴饮(2 / 2)

加入书签

结识了一位书友,轩娘除了姜夫子的课业外又多了项读书的一件事项,嫂嫂处理的庶务众多,但偶尔也会来轩娘小院子旁的凉亭一齐同她看书,日子变得很快了。

那一本《长生殿》不是寻常的抄本,密密麻麻地有着不知道谁的评注,有的写的有意思,轩娘要多花上许多时间去研读。

只是这出戏折子分外有趣,未有长生者,偏有长生殿,说的是唐朝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马嵬坡一别天人永隔,却还念着相见。

日子这般过着,书还未读完,轩娘腿上的木板先被拆了,原来白皙的皮肤被染成棕黑色,像是洗不去胎记一般,还有一道食指长的疤,但骨头到底是正常的接在了一起。

这样将要困扰着她一辈子的事情,被公叔钰这样轻易地解决了吗?

与当时她知道不能再正常行走一样,令柳轩一时间接受不来。

好像是树上的疤痕,是过去伤痛的见证,但也不会阻碍继续生长。

她忍不住起来走了几步,脚踝处尚有些刺痛,但两只脚踏平的感觉实在是很久未有了。

这喜悦将人冲昏,以至于轩娘都快忘了与公叔钰的仇怨,扑进他怀里。

男人的身上有好闻的味道,他肩膀宽阔可靠,胸前的肌肉绵软结实,好不容易小媳妇有主动投怀的时候,他忍不住一下一下啄着女人的发顶。

轩娘垂着眼,她的念头一时间有些松动,原来男人不也全是不可靠的。

华大夫瞧着这两人黏在一处,按着忍不住抽动的唇角,只嘱咐着伤筋动骨一百天,如今能站起来了,但还是须得好好养着,不可劳累。

只是再三个月便差不多入秋了,若真是呆在家里怕是要长满蘑菇了。家中养了猫儿狗儿的都是这般,一人在外跑马的时候也会挂记家中那个,公叔钰上朝的时候都有些想带上轩娘,有什么好玩的也想着她。

如此倒不如将选择的机会交给柳轩。

是以在完成课业和与公叔钰跑马之间,轩娘勉强选择了后者。

堰都的春猎素来都是很热闹的,由长袖善舞的大长公主做东,邀请来的的都是些未有婚配的年轻人。大长公主历经两朝如今名利看淡,只爱看花和如花草一般生机勃勃的后辈。

无论是炙手可热的红人、有仇怨的人家,都要和和气气地坐在一处,在猎场上一较高下。今上对这位大姑姑也很是尊敬,若是得了她青睐,能在殿前美言几句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旧年是公叔钰夺了头筹,可前些日怀泽侯府死而复生的逸闻传遍了堰都,一时间叫众人都对他有些好奇。

大难不死的公叔三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灵堂,将一众来吊唁的魂都吓飞了。

虽然他已经面见了真龙天子,许是不是真的鬼怪,但还有人忍不住偷偷瞧公叔钰有没有影子的。

公叔钰一出现自然而然地被人簇拥在中间,但他本就亮眼,在人群之中更显得拔萃。他谈笑自如,与一水镇那个在小娘子面前磕磕巴巴的男人全然不同。

轩娘只看了一眼,便跟着引路的侍女走在回廊上。

时下风气潇洒旷达,但还是有男女之防的。素来就是男人同男人玩,女人同女人玩。

只是柳轩在春猎之中也不是落单的,公叔府尚未有婚配的小娘子阿凝也一同来了。

她是公叔家旁支的堂妹,幼时便借住在府上,与轩娘在府中吃过几次茶点,知道她伤了腿还来探望过。

两位女郎以扇掩面,缓步走在回廊之上,琉璃瓦透着日光,清风徐来,卷着些笑闹之声。

侧边的树影与宽大的屏风交错,隐隐听到有郎君作诗,引得一众赞叹,路过的女郎们也不由得驻足。

男子的声音柔和温煦又带着些少年气,被众人围在中央,衣袍飘逸,影影绰绰的看不分明,想必是与公叔钰迥然不同的佳公子罢。

轩娘这般想着,却又暗暗皱眉,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为何每见一个男子都要与公叔钰作比。

“这作诗的是郯家二公子,如今正与大哥哥齐名的,”公叔凝与轩娘介绍,她噙着意味不明的笑,“他阿姊今日也来了,一会儿在席间也会见到。”

堰都城中上一个人人称颂的少年是公叔琅,而如今是郯家柏郎。

他比阿琅多添了几分病弱在,只是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注),反倒更惹人珍视了。

轩娘虽不知为何同她说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