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又来两单大生意(2 / 2)
而且工作极不稳定。
打个比方,一个月按三十天计算,每个月最多能干二十天活。
这还不算一个工地结束,再到下一个工地找活这个的空档期。
总之,一年365天,他们也就能干上200天左右的活。
每年也就是能赚200多块钱而已。
现在,他们跟着杨承志干,不仅当了领导,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有30块,加上各种效益工资奖金之类的。
每个月基本都能拿个两三百块钱,这已经相当于他们之前累死累活一年的工资了。
要知道,在80年代,即便大型国营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也没有这么高的工资。
王三柱子非常知足,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即便工地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忙,也如曾经一样尽心尽力。
同时,他们也非常庆幸自己当初作出跟着杨承志干的决定。
如若不然,他们现在肯定还在工地上顶着日头干活呢,累死累活一天也只能拿一块来钱的工资,与现在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因此,他们看待杨承志的视角,也从看待一个小老弟悄然间转化为了员工看待老板,普通人看待衣食父母。
见杨承志好像有意回避他未卜先知这件事,王三跟柱子就没再追问。
他们是听说杨承志在公司,才刻意从工地赶过来的。
因为昨天的那场表彰大会,长胜建筑公司在冰城彻底爆火了。
订单量也蹭蹭的往上涨。
除了普通民房以外,今天上午又有两家大型企业找到了王三跟柱子。
分别是红光锅炉厂,以及冰城第一机械制造厂。
红光锅炉厂准备建设2000平方的锅炉加工车间。
这家锅炉厂是集体制的企业。
红光原本是个村子,由村支书带领着村民建起了这座以锅炉加工为主的工厂。
来找王三柱子的是锅炉厂徐厂长,也是这个村子的村支书。
这几年,红光锅炉厂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口碑在东北地区逐渐打开了市场,在锅炉领域享有一定的名气。
原来的生产车间不仅老旧,而且面积也无法满足现在的生产需求。
徐厂长早就有了扩建厂房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彻底拍板而已。
在看了昨天的表彰大会后,徐厂长才当机立断,准备找长胜建筑公司承建新厂房的建设。
他是个爽快人,在找到王三跟柱子后就想立刻签合同。
报价由长胜建筑公司决定,他不准备讨价还价,可谓是将诚意二字发挥的淋漓尽致。
听了王三柱子的讲述,杨承志都不得不感叹这个年代人的淳朴。
当即决定接下这单生意,并且让设计主管马上按照对方要求给出相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