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非常规的手段(2 / 2)

加入书签

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细微的举动,但也被陆林语察觉到了。

她很是意外,万没想到崔永富竟然认识杨承志。

而且从对方主动打招呼的表情来看,两人似乎相当熟悉了。

甚至陆林语能从崔永富的神情中看出一丝谦卑。

这个农村的泥腿子究竟有啥本事,值得崔永富这样的大人物主动跟他打招呼?

“厂长,咱们这次在厂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老厂房的技术条件不达标,满足不了生产需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国营建筑公司的管理制度松散,所以我认为,能不选择国营建筑公司尽量不要选择。”

主席台上,副厂长李佳良对着崔永富说道。

崔永富点头,自然知道其中道理。

一些国营建筑公司吃的是铁饭碗,这导致了制度松散,员工惰性十足。

他们三**厂房建设是政府重点工程,更是代表着糖厂生产迈进新的台阶,建筑商这方面自然是优中选优,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国营企业。

“顾氏集团是有名的大型跨国公司,采取的是国外的先进管理体系,业务娴熟,如今,他们把业务扩展到国内,我觉得他们很适合做这次三**厂房的承建商。”

李佳良继续说道。

崔永富却如此说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倒是更看好咱们冰城本土的长胜建筑公司!”

最近一段,崔永富也听说了长胜建筑公司的火爆,在他们糖厂员工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就连在这审核的几个人中都有认识的人用长胜建筑公司盖过房子,同样都是好评如潮。

刨除长胜建筑公司的火爆,还有崔永富的个人情感。

杨承志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且他能看出这个小伙子很有责任感,也有冲劲,崔永富很想给杨承志这次机会。

“长胜建筑公司?”

闻言,李佳良目光微微凝固,有些不解的说道:“崔厂长,长胜建筑公司是本土的不假,但这家公司刚组建不久,而且也没有大型厂房的建设经验,贸然用他们恐怕不好吧?”

崔永富笑道:“哪家公司不是从小到大一点点做起来的?包括顾氏集团也是这样,据我了解,十几年前顾氏集团也是个只有几名员工的小公司,现在不也一样成长为了参天大树吗?”

李佳良眉头皱起,没在说话,但心里却依旧反对崔永富的想法。

毕竟,盖厂房不是小事,必须慎重考虑才行。

接下来就到了紧张的审核环节。

由众多糖厂工作人员交叉审核各方建筑公司的竞标书,气氛既紧张又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