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 军民难兼顾(1 / 2)

加入书签

扩充水师,李承乾举双手赞成,他回来以后,时间线乱完了,说不定唐倭白江口之战,会提前几十年。

毕竟,自大唐官方主导,并且鼓励海外贸易之后,高句丽人和倭人,在黄海海域,屡次抢掠大唐官船,以及出海的民船。

抢掠不成,就尽最大可能破坏,抢掠成功,就在海域残杀大唐子民,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对于皇帝,李承乾表示,可以质疑皇帝的教育水平,但不能质疑皇帝的军事远见。

皇帝给了扩充水师的理由,但底下的一众官员,静默着,不愿意回答。

李承乾也曾任职六部,官员们为何不愿意,他太清楚了。

国库的资源有限,扩军水师,就意味着更多的军费支出,相应的,投入民生的费用缩减。

天下大安,没有天灾人祸,自然是一切安好。可是,一旦出现大型天灾人祸,民生建设支出暴增。

国库不堪重负,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上位者只看结果,过程是其次,压力给到六部有司官员,官员的为难可见一斑。

这样的沉默,撩拨起了李世民的火气,他直接点名房玄龄。

“中书令,你说,这水师扩还是不扩?”

房玄龄沉思片刻,将压力给到太子。

“扩军与否,老臣也说不准,太子殿下天资聪颖,论事颇有见地,不若问一问太子殿下?”

李世民皱眉,对房玄龄甩锅,十分不满,此前一些事情,李承乾得罪了许多大族。

少君权位尚且不稳,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自他彻底打消易储之心,这些得罪人的事情,李承乾都是被他摘出去的。

李承乾正在思索如何开口,能尽量少得罪人,李觉出生以后,他的顾忌多了不少。

“太子才多大,战场都没上过,知道什么?你早年就是跟着朕,见识哪里是他这个小儿能比的。”

皇帝开口,李承乾合情合理,继续装哑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