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间作种植(2 / 2)
殿内不少大臣目光落在尉迟宝琳身上,虽是意料之中,可来的也太快了。
“谢陛下,从今往后,臣护卫殿下,万死莫辞。”
李世民微笑点头,张阿难往前上了两步,宣读了任命尉迟宝琳为右屯卫中郎将的诏书。
尉迟家父子安排妥当,复议起高句丽频繁在边境挑衅一事。
“城内的安排,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高句丽人如何得知?每一次偷袭,都是趁着大唐处理内务之时,还能清楚得知道戍守最为薄弱的隘口,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高句丽人不是神仙,次次直达要害,造成不大不小的损失,只能有一个解释,出了内鬼。
能探析城防,必定是有身份的人,李承乾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河北的世族。
将近三百年的统治,长安的李唐政权同河北世族关系一直都十分微妙。
一个内鬼都抓不出来,一次两次倒还罢了,高句丽的数次侵扰中处于被冻,只能说明该名将领无能。
李世民决定从凌烟阁里挑一个过去,最后选定了出身上谷的侯君集为安市刺史。
李承乾不着痕迹的看了眼侯君集,征讨高句丽时,侯君集曾上疏出征,被皇帝否决,出征的人换成了尉迟恭父子。
灭国之功就这么没了,侯君集心中有怨,只是李承乾没想到,侯君集这股怨气到现在都没散。
朝廷不是不可以将世家连根拔起,只是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古人讲究师出有名。
侯君集贪财,放不下身外之物的人,注定不会有什么大气候,李承乾并不看好侯君集。
当年,李泰党羽遍布朝堂,若非实在无人可用,他也不会选择去贿赂侯君集,交好李元昌这种赌徒。
作为朝廷命官,侯君集****是死罪,河北的世家贿赂侯君集,一样坐罪。
皇帝用侯君集,实则要对河北世族下手。
李承乾默默叹气,侯君集此去多半是再难列位朝堂,能保住一条命,都是玄武门的功劳。
总算熬到早朝结束,李承乾慢吞吞从地上起身,胳膊疼得厉害,两条腿也酸疼。
尉迟宝琳忙上前搀扶,“殿下放心,疼两天就好了,这个我老有经验了,我刚开始学骑马身上就疼了三两日,后来就不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