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发难(2 / 2)

加入书签

王俭连连摆手:“不敢,不敢。”

他狠狠叹了口气:“二少爷,和您实话实话了吧,我就是来蹭口饭吃,我老大个人了,连个媳妇都没有,地也卖了,身上一个子儿也没有,我心里苦啊!是,我是不要脸,我就是来打秋风的。可我就是想吃口热乎饭,二少爷,您就高抬贵手,赏我口饭吃吧。”

刘珉之最烦这种哭天喊地的家伙,明明是自己作孽,倒好像是全天下的人待他不公。

“滚。”

王俭止了哭腔,见刘珉之神色冰冷,不敢触他的霉头,欲语还休地滚了。

赶走碍事的穷亲戚,刘珉之乐的清静,谁知倒晚上吃饭,老太太却提起他了。

“王俭呢?他也在府上,怎么不来吃饭?”

刘珉之顺嘴答道:“他有事回去了。”

老太太有些担心:“他能有什么事?别又是抽上大烟了。”

“不会,他又没钱。”

“难讲,大烟可不是那么好戒的,”刘伯参慢悠悠道,“珉之,你时不时派个人去盯着他。”

刘珉之不服:“爹,娘,你们那么关心他做什么?”

“怎么说话的?”

刘伯参狠狠瞪他一眼,又瞟一眼王桂英。王桂英默默低头吃饭,仿佛他们一家人聊的不是自己娘家哥哥。

老太太给她夹了一筷子排骨,她一口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顶动几下,吐出一根干干净净的骨头。

刘珉之回过味来,有些尴尬道:“我……我没想那么多。”

王桂英低着头,小声道:“他是做的不对,你们管他吃喝,我已经很感激了。”

刘珉之讷讷举着筷子。

刘伯参叹了口气:“人家以前也是公子哥,谁没有落难的时候呢?”

刘珉之连忙附和。

“咱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世道,谁说的准。”

刘伯参疲惫地摸摸胡子,又想到自家身上。

“你看看你大哥走以后,军部的人都没上过门,得意时花团锦簇,其实都是看人下菜碟。”

他说的话太多,连连咳嗽好几声,老太太手忙脚乱帮他拍背,王桂英叫丫头去倒温水。

“我没事。”

刘伯参咽下一口温水,叹息道。

“明天叫王家那小子上门陪陪我吧,我在家也闷的很。”

“是,爹。”

第二天,王俭千恩万谢地来了,对着刘珉之好一通尽诉衷肠,刘珉之烦躁地打断他。

“你在刘家,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要有数。”

“二少爷放心,桂英都和交代过了,外头的事一句都不许和老太爷提。”

“你记得就好。”

“不敢忘,不敢忘。”

王俭虽是个浑球,嘴上却真有一套,时不时说些俏皮话,把老两口逗的笑出声来,哄的他们心里松快。

王桂英似乎也放松很多,没再提去乡下种田的事,刘珉之暗暗松了口气。

大哥不在,米铺举步维艰。

若是王桂英也不在身边,他不敢想回到家里会乱成什么样子。

家丨国一体,这个冬天又发生一起了不得的大事。

蒋部长在西安载了个大跟头,剿匪不成反被擒获,东北军和西北军联合通电全国《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全国上下炸开了锅,不知何去何从。

南京方面天翻地覆,据说发动了几场兵丨变,都被强行压制下来。

漳县远离权力中心,也还是受到波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